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泉州:世遗之城的南音新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泉州:世遗之城的南音新韵

引用
新浪网
11
来源
1.
https://news.sina.com.cn/zx/gj/2025-01-17/doc-inefhmfa3336213.shtml
2.
https://politics.gmw.cn/2024-01/31/content_37123484.htm
3.
https://news.gmw.cn/2024-06/05/content_37363370.htm
4.
https://news.youth.cn/gn/202402/t20240201_15056496.htm
5.
http://www.mnwhstq.com/whdt_347/202410/t20241003_214282.htm
6.
http://www.mzb.com.cn/html/report/24040022-1.htm
7.
https://szb.qzwb.com/dnzb/pad/cons/202411/01/content_107033.html
8.
https://www.qzsysg.cn/portal/category/read/?id=3362&cid=161&nid=6
9.
http://www.yzwb.net/content/1813042.html
10.
http://www.1jiayuan.com.cn/home/news/index/id/8941.html
11.
http://www.mnwhstq.com/zxgg/202408/t20240802_214193.htm

泉州,这座被誉为“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世遗之城,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更以其独特的南音艺术闻名于世。南音,这颗中国音乐史上的明珠,历经千年沧桑,依然在泉州的大街小巷中悠扬回响,展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

01

南音:千年古乐的传承与创新

南音,又称“弦管”“南管”“郎君乐”,是集唱腔与器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乐种,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它起源于唐宋时期,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2009年,南音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南音的表演形式独特而典雅。演唱者手执拍板居中,琵琶、三弦演奏者居右,洞箫、二弦演奏者居左,与汉代相和歌的表演形式一脉相承。其中,琵琶保持着唐时的大腹短颈横抱拨弹方式,与敦煌壁画中飞天所持琵琶完全相同;洞箫严格规定为一尺八寸,十目九节,与唐代旧制相符;二弦保留着唐代奚琴的基本形制;三弦由秦汉时代的弦乐衍变而成。这些乐器和演奏方式,无不展示着南音作为千年音乐遗迹的骄傲。

南音的曲谱记法自成体系,乐谱使用的工乂谱与唐高宗时的乐调十分相近。现存的三千余首曲谱中,保留了许多唐、五代著名的诗词作品,如李白的《忆秦娥·箫声咽》、刘禹锡的《陋室铭》、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等,以及宋元南戏的珍贵剧目,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学史的宝贵遗存。

02

南音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

在泉州,南音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鲜活的现代艺术。据统计,泉州现有200多个南音社,三批南音非遗传习所,70多名各级传承人。每年举办的南音公益性演出、讲座、培训等活动多达1000多场。南音教学覆盖幼儿园到大学全阶段,20多万名青少年在泉学过南音,中小学南音比赛已成功举办30多届。

2023年,一曲《百鸟归巢》惊艳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将南音融入现代音乐,圈粉无数。同年,在第十四届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闭幕式上,海内外南音团体以南音弦管与钢琴同台合奏南音四大名谱之一《梅花操》,古老南音与钢琴和谐共鸣,展现万里“海丝”路的艺术盛况和泉州南音的无限魅力。

泉州本土音乐团体“DOUBLE明”将南音与现代音乐元素结合,录制的《直入花园》MV在抖音等平台广受欢迎。泉州本土南音乐队“点水南乐”则巧妙融入现代音乐编曲、录音、扩声等技术手段,在保留南音的传统韵味时,又赋予其全新的听觉体验。

03

闽南语歌曲:海峡两岸的文化纽带

闽南语歌曲作为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在泉州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2024世界闽南语金曲颁奖盛典暨海峡两岸闽南语音乐大奖赛全球总决赛在泉州安溪县举行,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闽南语歌手参与。泉州本土音乐人苏世洪已创作及制作上百首歌曲,其中2/3都是闽南语歌曲,填词编曲录音混音一肩挑,是业界认可的“多产”唱作人。

04

花灯制作:传统工艺的现代创新

泉州花灯制作技艺精湛,融合了绘画、书法、刀刻等艺术形式,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灯彩-泉州花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晓萍表示,泉州花灯从古代中原地区传至闽南,久而久之形成了闽南特色。泉州花灯的表现内容,以山水风景、历史人物、飞禽走兽、亭台楼阁为主。花灯制作从设计造型、制作骨架、装灯到裱糊,每一个步骤都不能马虎。一盏普通的花灯制作至少要花上一周时间,精品花灯的制作更要翻倍。

如今,泉州花灯在传承中不断创新,采用现代声光电技术,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生。泉州花灯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还走出国门,在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法国等地展出,吸引大量当地居民前来观赏体验。

泉州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与自信。南音、闽南语歌曲、花灯制作等传统文化形式,不仅在泉州得到很好的保护与传承,更在创新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成为连接海峡两岸、沟通中外的文化桥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