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发布糖尿病管理新指南!
阜外医院发布糖尿病管理新指南!
近日,阜外医院袁晋青与宋雷团队在《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发表的一项重要研究,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该研究首次揭示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在不同年龄段冠脉三支病变伴糖尿病患者中的预后意义,强调了个体化血糖管理策略的重要性。
研究背景: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双重威胁
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已达1.4亿,而高血压患者更是高达2.45亿。这两者常常相伴相生,形成“恶性循环”,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冠脉三支病变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涉及心脏三支主要血管的病变。其中,左主干合并三支病变更是冠心病中最为复杂且高风险的类型,致死率极高。当这种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与糖尿病共存时,患者的预后往往更差。
研究发现:年龄分层的血糖管理策略
阜外医院的研究纳入了2051例冠脉三支病变合并糖尿病患者,随访时间长达5.88年。研究发现,HbA1c水平与终点事件(全因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呈非线性J型关系。具体来说:
在年龄<70岁的患者中,严格的血糖控制(HbA1c目标水平<6.5%)与更好的预后相关。HbA1c<6.0%的患者风险最低,而HbA1c≥8.0%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87.0%,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增加52.4%。
在年龄≥70岁的患者中,HbA1c水平与终点事件发生风险呈L型关系。HbA1c<6.0%的患者风险最高,而较高的HbA1c水平反而与较低的风险相关。这提示在老年患者中,过于严格的血糖控制可能弊大于利。
临床意义:从指南到实践
这一发现与2024年发布的《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中的分层个性化管理理念不谋而合。该指南根据老年患者的健康状态将其分为三类,并制定了不同的血糖控制目标:
- 健康状态良好的老年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目标<7.5%
- 健康状态中等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目标<8.0%
- 健康状态差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目标<8.5%
阜外医院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种个体化管理策略的必要性。对于年轻患者,严格的血糖控制可以带来显著的预后改善;而对于老年患者,则需要避免过度控制带来的低血糖风险。
未来展望:精准医疗的新方向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光伟教授团队的“大庆研究”已经证实,推迟糖尿病发病4年以上,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风险。这进一步强调了从源头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性。
阜外医院的这项最新研究,不仅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精准的治疗指导,也为患者带来了更个体化的治疗选择。未来,随着更多研究的开展,我们有望实现更加精准的血糖管理,为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