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非遗年会:惠山泥人与宜兴紫砂大放异彩
第二届非遗年会:惠山泥人与宜兴紫砂大放异彩
7月20日至22日,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在江苏宜兴盛大开幕。本届年会以“守正创新,赓续薪火”为主题,通过非遗大集、论坛等形式,全方位展现中国非遗文化的魅力。作为年会举办地的宜兴,不仅是一座特色鲜明的非遗之城,更以其独特的紫砂工艺和惠山泥人闻名于世。
惠山泥人:春晚效应带动文化传承
惠山泥人是无锡市惠山区的传统民间艺术,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它分为粗货和细货两大类,其中细货以精美的工艺和细腻的造型著称。近年来,惠山泥人频频登上央视春晚舞台,成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2025年春节前夕,惠山泥人再次成为焦点。随着央视春晚无锡分会场的宣传,惠山泥人订单暴增,最新订单已经排到2025年4月。设计制作者周璐表示,由于泥人的手指需要一根根手工捏制,制作过程十分繁琐,因此他们目前正加班加点地赶制订单。
惠山泥人的热销不仅体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反映了非遗产品在现代市场中的巨大潜力。非遗传承人周璐深有感触地说:“流量就是销售量!以前对新媒体的关注不多,但春晚宣传的影响让我意识到,未来会通过短视频等新媒体来推广惠山泥人。”
宜兴紫砂:传统工艺的现代传承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宜兴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目前,宜兴共有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其中“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被评定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实践案例”,宜兴紫砂工艺厂也被评为国家级非遗传承示范基地。
在本届非遗年会上,宜兴紫砂将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展示。据宜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毅介绍,年会期间将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三百余项国家级、省市级代表性非遗项目参展,通过馆、店、铺、摊、水域、舞台等立体展陈形式,将中国南北东西风土人情巧妙融入江南水乡。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年会特别设立了中医药专题馆,约20项国家级中医药非遗项目亮相,展示中医药非遗独特魅力,传播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丰富了非遗展示的内容,也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深度融合。
非遗文化的未来展望
第二届非遗年会的举办,不仅是一次非遗文化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深度融合。通过全媒体矩阵的传播,年会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非遗、了解非遗,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正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所说:“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是文化和旅游部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的年度重要任务,旨在系统梳理我国非遗保护年度工作,创新展示非遗与现代生活融合成果,高位打造非遗传承发展学术平台。”
随着非遗文化的不断推广和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惠山泥人、宜兴紫砂等传统非遗项目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