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北山村:千年古村的文旅融合新篇
珠海北山村:千年古村的文旅融合新篇
近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第四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名单,珠海市香洲区南屏镇的北山村成功上榜。这个拥有780年历史的村落以其独特的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珠海文旅新地标。
历史底蕴:八百年古村的文化传承
北山村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南屏镇东部,毗邻澳门,是一座有着近八百年历史的岭南古村落。村内保存着108栋古建筑,其中8栋为文保单位,35栋为古建筑,65栋为历史建筑。这些古建筑见证了北山村的沧桑历史,也为其文旅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北山村的古建筑保护工作始于2006年。当时,北山社区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专门研究如何保护以杨氏大宗祠为代表的旧村古屋。随后,珠海市规划局和南屏镇委托有关单位编制了《珠海市北山村历史文化保护利用规划》,明确了“冻结式”保护与“有机更新”相结合的原则。
在古建修复过程中,北山村坚持“修旧如旧”的理念,同时进行创新设计。例如,康真君庙被修复设计后成为“北山会馆”,建成中西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保遐杨公祠、澄川杨公祠则变身“北山大院”,成为北山市民艺术中心。这些古建筑在保护修复的基础上实现了活化利用,焕发出新的生机。
创新发展:文旅融合的北山模式
北山村的文旅融合发展始于2007年。当时,北山社区引入社会企业,开始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性修复和开发。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北山村逐步形成了“自然生长、有机更新、艺术引领、大众参与”的独特发展模式。
北山音乐节是北山村文旅融合的标志性项目。2010年,首届北山音乐节在修复后的北山戏院举办,音乐节上8位世界爵士乐大师的登场以及来自荷兰、瑞士、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10支顶级爵士乐队的精彩演出,让古老的北山戏院重新焕发夺目光彩。从第二年开始,力禾公司宣布一年举办两次音乐节,分别为北山国际爵士音乐节和北山世界音乐节,为此还成立了自己的音乐节运营团队。如今北山音乐节已经连续举办了19届,来自六大洲50多个国家的400多位音乐大师登上了北山音乐节的舞台,吸引了超过10万名乐迷、200多家国内外媒体亲临现场,成为珠海市旗帜性的文化盛事。
北山大院作为北山市民艺术中心,定期举办“北山汇”东方文化展览会、北山文化艺术讲堂、特色庙会、各种画展影展、佛教文化交流展、古琴雅集、陶瓷展、围棋比赛、元宵创意集市等,使基地的艺术文化内涵得到不断丰富,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目前北山大院已成为北山社区文旅商圈的会客厅和社区文化艺术公共服务平台,共有26个文化机构和品牌入驻,举办了300多场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除了音乐节和文创产业,北山村还发展了多元化的文旅业态。例如,杨氏大宗祠东侧活化成为停云书房,是2022年度珠海最美书店;北山戏院则活化成为旧物仓,塑造出复古美学体验空间,致力于打造“城市文化记忆馆”,成为国内知名生活美学品牌;北山一栋老民房被修复改造成为珠海首家独立艺术设计酒店——北山居,室内软装基本来自欧洲古董家私藏品;北山现存时间最久的祠堂龙溪杨公祠、概轩杨公祠(孖祠)被活化为金爵士艺术交流中心,成为集音乐教育和现场演出为一体的爵士乐空间;秋崖杨公祠被活化成为北山精舍,是集旅居、习茶、素食、琴乐、插花、品鉴为一体的禅意文化精品客栈;章成杨公祠被活化利用为不碍云山,是以艺术为主体风格的私房菜,云隐杨公祠被活化利用为迦南西餐等等。
成功要素:多方力量的协同发力
北山村的文旅融合发展离不开多方力量的协同发力。珠海市、香洲区和南屏镇政府为北山村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支持,例如,北山大院和北山会馆都获得了政府的百万资金支持。同时,北山社区党委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参与,通过减免租金、延长合同期限等方式吸引企业投资古建修复和文旅开发。
社会企业的积极参与也是北山村成功的关键。例如,北山力禾文化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不仅修复了康真君庙,还创办了北山音乐节;珠海萌远产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则负责运营北山大院,将其打造成为珠海市文化创意产业特色基地。
北山村的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提供了有益借鉴。通过保护与活化文化遗产,北山村不仅保留了传统文化,还赋予乡村经济新的活力,成为珠海文旅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