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痛风饮食指南:鹅胗高嘌呤需谨慎!
2024版痛风饮食指南:鹅胗高嘌呤需谨慎!
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最新版《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对痛风患者的饮食管理提出了新的建议。其中,鹅胗作为常见的动物内脏,其高嘌呤含量再次引发关注。根据指南,鹅胗每100克含嘌呤量高达169毫克,属于典型的高嘌呤食物。
为什么鹅胗嘌呤含量高?
鹅胗是鹅的胃部组织,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滋补养胃、温补肝肾等功效。然而,其高嘌呤特性不容忽视。嘌呤是细胞核中核酸的组成部分,动物内脏由于细胞密集,核酸含量较高,因此嘌呤含量普遍偏高。鹅胗也不例外,其嘌呤含量远超普通肉类,对痛风患者来说是一个潜在的风险因素。
痛风患者如何科学饮食?
限制高嘌呤食物:根据指南,痛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应严格控制每日嘌呤摄入量在100-150毫克之间。因此,鹅胗这类高嘌呤食物最好长期少吃或不吃。在稳定期,每日嘌呤摄入量也应控制在300毫克左右。
选择低嘌呤食物:建议以低嘌呤食物为主,如鸡蛋、牛奶等。植物性食物中的嘌呤人体利用率低,豆腐、豆干等豆制品在加工后嘌呤含量有所降低,可适量食用。
合理搭配食材:每天保证谷薯类、蔬菜和水果、畜禽鱼蛋奶、大豆和坚果的摄入,食物品种每天应不少于12种,每周不少于25种。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的碳水化合物类食物,每天全谷物食物不低于主食量的30%,膳食纤维摄入量达到25~30g。
科学烹饪方式:少盐少油、减少调味品、清淡膳食有助于控制或降低血尿酸水平。推荐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每天烹调油不超过25~30g。减少油炸、煎制、卤制等烹饪方式,提倡肉类汆煮后食用,尽量不喝汤。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时、规律性饮水可促进尿酸排泄。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在心、肾功能正常情况下应当足量饮水,每天建议2000~3000mL。优先选用白水,也可饮用柠檬水、淡茶、无糖咖啡及苏打水,但应避免过量饮用浓茶、浓咖啡等,避免饮用生冷饮品。
其他注意事项
控制体重:超重肥胖会增加高尿酸血症人群发生痛风的风险,减轻体重可显著降低血尿酸水平。超重肥胖的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应在满足每天必需营养需要的基础上,通过改善膳食结构和增加规律运动,实现能量摄入小于能量消耗;同时,避免过度节食和减重速度过快,以每周减低 0.5~1.0kg 为宜,最终将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对于超重肥胖人群每天可减少250~500kcal 的能量摄入,并通过运动消耗 250~500kcal的能量。18 岁至 64 岁成年人健康体重的体质指数(BMI)适宜范围为 18.5~23.9kg/m2,65 岁及以上老年人为 20.0~26.9kg/m2。
规律运动:养成规律、适量运动的习惯是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有效防治措施之一。在保证安全的原则下,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应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项目,循序渐进地进行运动锻炼,逐步提升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力量、柔韧性等,增强代谢与免疫功能。运动强度以低、中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应从低强度开始,逐步过渡至中等强度,避免过量运动。有氧运动以每周 4~5 次、每次 30~60 分钟为宜,可选择对关节冲击力小或无的慢跑、走路、骑自行车、太极拳、八段锦、游泳等运动项目,并适量进行力量和柔韧性练习。运动期间或运动后,应及时补充水分。痛风性关节炎期应减少或避免运动。
规律作息: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痛风患者控制病情的必要条件。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应养成规律作息、劳逸结合的习惯。作息不规律会导致疲劳进一步加重,从而促使机体代谢产物堆积和内环境变化,进而增加痛风风险。
结语
痛风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和控制。除了遵循科学的饮食原则外,患者还应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规律运动、控制体重、充足睡眠等。同时,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遵医嘱用药,以预防痛风的复发。通过综合管理,痛风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