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七里:徐州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动实践
彭城七里:徐州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动实践
“彭城七里”是贯穿徐州老城区南北的一条文化脉络,北起故黄河、彭城广场,南至云龙山、云东街区,串联起徐州两千多年的历史文脉。这条全长约3.5公里的文脉区域,不仅是一条简单的城市轴线,更是一条承载着徐州历史文化记忆的“时光隧道”。
云龙山:徐州的“城市客厅”
云龙山是“彭城七里”的重要节点,也是徐州的标志性景点。山上古迹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是放鹤亭和招鹤亭。放鹤亭始建于北宋,苏轼曾在此留下《放鹤亭记》的名篇。每年春季,云龙山的桃花节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成为徐州的“城市客厅”。
户部山:明清建筑文化的活化石
户部山古民居景区是徐州明清建筑文化的集中体现。这里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余家大院和翟家大院。这些古民居不仅建筑精美,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研究徐州明清时期社会生活的宝贵资料。
回龙窝: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交融
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是徐州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完美融合之地。这里不仅保留了大量历史建筑,还引入了现代商业和文化元素,成为年轻人的网红打卡地。街区内的徐州市手创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作为非遗传习所,集结了许多全国匠人的手工艺品,是体验徐州非遗文化的绝佳去处。
非遗文化:传统技艺的现代传承
徐州的非遗文化丰富多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徐州香包、剪纸和封侯虎。这些非遗项目不仅在本地得到传承和发展,还通过创新方式融入现代生活,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 徐州香包:以马庄村香包最为著名,已成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目前,马庄香包款式已达100多种,不仅在国内市场畅销,还走出国门,成为徐州的文化名片。
- 徐州剪纸:以丰县剪纸最具代表性,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智创立的“剪韵”品牌,在剪纸界独树一帜。近年来,丰县志坚聋人剪纸工作室在丰县县委、县妇联、市县残联的大力支持下,逐渐发展壮大。
- 封侯虎:沛县的封侯虎以其独特的造型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封侯虎制作技艺的第五代传人张振华,不仅熟练掌握了剪、缝、扎、绣、粘、贴、画等复杂工艺,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改良。
文旅融合:从“网红”到“长红”的转变
近年来,徐州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打造了多个特色文旅项目。例如,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新馆通过创新“情景式、体验式、互动式”现场教学,打造“淮塔下的思政课”研学品牌;徐州博物馆引入馆藏文物互动体验系统,提升游客体验;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通过生态修复,成为徐州的“城市绿肺”。
徐州还积极发展主题乐园游,形成了徐州园博园、欧乐堡海洋极地世界、九顶山野生动物园、方特乐园、徐州乐园“五园”会聚的新格局。这些项目不仅为城市注入了新活力,也成为了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从“彭城七里”的文化传承到非遗文化的创新演绎,再到文旅融合的蓬勃发展,徐州正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发展活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寻这座城市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