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痒怎么办?中医推荐饮用蜂蜜白木耳甜汤,提醒这个习惯很重要!
冬季痒怎么办?中医推荐饮用蜂蜜白木耳甜汤,提醒这个习惯很重要!
最近皮肤是否越冷越觉得瘙痒难忍?瘙痒到难以入眠,手臂和脚的皮肤抓痕累累,如果不穿长袖长裤,简直像经历了一场家暴摧残。中医师指出,这就是常说的“冬季痒”,好发部位主要是四肢,需要从补充足够的水分、吃对食物以及调整作息等方面入手,才能缓解症状。但要根治还是要请医师帮忙。
信义马光中医诊所医师林姸余表示,随着天气渐渐转凉,很多人会发现皮肤开始不听话,不自觉地阵阵发痒,伴有干燥、脱皮的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红疹,让人困扰不已。这是因为冬天空气干燥,低温会让体表的血管收缩,导致皮肤的血液循环变差。当皮肤的水分和油脂分泌量减少,角质层变得脆弱又敏感,就容易出现干燥、脱皮、瘙痒、发红,摸起来有颗粒感等症状。
林姸余指出,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而其中的保水关键就是最外层的角质层。研究显示,冬天角质层的油脂分泌只有夏天的一半,再加上因为天气冷,很多人会不自觉减少喝水量,这使得角质层锁水的结构受到破坏。一旦角质层的含水量低于20%,皮肤就会开始出现干燥瘙痒的症状。
随着年龄增长,林姸余指出,脏腑功能会慢慢变差,加上成年人容易因为压力劳损、饮食不均衡、熬夜等原因,进一步耗损气血,使得脏腑代谢水分、滋养肌肤的能力退化,这也是为什么冬季痒常见于成年人的原因。
冬季痒易发部位与中医治疗方向
林姸余表示,冬季痒最常发生的部位,是在小腿前侧,四肢关节处,如果较严重,连大腿、身体躯干都可能会产生症状。中医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也就是说皮肤的症状,反映的是身体内脏腑气血的功能状态。因此治疗冬季痒,一定要内外兼治,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临床上中医会根据患者体质、辨证论治,以下是冬季痒3个治疗方向:
- 乾燥、脱皮者:代表患者气血津液不足,治以养血滋阴润燥。
- 红疹:通常代表体内燥热上火,治以凉血清热。
- 瘙痒:表皮一旦受损,神经信号受到干扰,才会一直出现痒的感觉,中医治以疏肝理气、祛风除湿,通常能很快缓解瘙痒。
秋冬护肤3大要诀
除了看中医、吃中药,林姸余建议秋冬可以透过以下方式保养肌肤:
适度的皮肤清洁:洗澡水切忌太热,水温建议控制在40度以下,可以选择天然成分,不含香精、皂碱、酒精等不会刺激皮肤的沐浴乳,并控制用量,以免洗去皮肤过多的油脂。
涂抹适当的护肤品:洗澡后角质层的含水量较高,此时马上擦上护肤品,帮助角质层锁住水分效果最好,建议使用无香料的乳液、乳霜或是凡士林。
饮食要注意:天气冷就会让人想吃火锅,但容易皮肤痒的民众,建议避免吃辛辣、烟、酒等刺激性食物;另外姜母鸭、麻油鸡、麻辣锅、油炸类、甜食零食等食物,容易引起身体发炎反应或是燥热上火,这些食物建议少吃。
2种好物 养皮肤
蜂蜜:含丰富的抗氧化成分,建议可以在茶饮里加入适量蜂蜜,温开水搭配柠檬或洛神花都非常适合。
白木耳:含有丰富的胶质和多糖体,是养颜美容圣品,建议可以白木耳、红枣、百合炖煮后加上冰糖、枸杞,煮成银耳百合饮,润肺养颜最合宜。
林姸余强调,生活作息也要跟着调整,尽量做到“不要熬夜、多多休息”。如果皮肤干燥瘙痒到抓不停,愈早治疗,愈快见效。
本文原文来自台湾TVBS健康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