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傩舞:古老仪式的神秘魅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傩舞:古老仪式的神秘魅力

引用
网易
9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D40FR820519ACLG.html
2.
https://www.gsei.com.cn/html/1654/2025-01-13/content-567706.html
3.
https://www.cssn.cn/ztzl/ztzl_skwzg/ggfy/jyyj/byys/202407/t20240726_5767038.shtml
4.
https://www.jdjxbsc.com/news-show-23408.html
5.
https://www.gznwh.cn/article/detail/news-10714.html
6.
https://www.zgnuoxi.com/kauixun/view_1079.html
7.
https://www.zhccr.com/GW/Home/Detail?Id=2326
8.
https://www.zgnuoxi.com/wenxian/view_1475.html
9.
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501/t20250124_5842171.shtml

在甘肃省永靖县的雪后庙会上,一场神秘的傩舞展演正在上演。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24名会手高举鸡毛旗帜,踏着古老的"禹步",时而"三回九转",时而《攒五云》,口中发出"好—好—好"的吆喝声。这场被称为"七月跳会"的傩舞表演,不仅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更是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传承。

01

从祭祀仪式到民间艺术:傩舞的历史演变

傩舞,这种古老的民间戏曲形式,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祭祀仪式。据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记载,它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与原始狩猎、图腾崇拜和巫术意识密切相关。在周代,傩舞被纳入国家礼制,成为正式仪式的一部分。先秦至唐代,它作为宫廷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传播到越南、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

宋代以后,傩舞开始向娱乐化方向发展,并融入戏曲元素。尽管元代因蒙古族信仰不同而受到一定排斥,但明代宫廷恢复了傩舞传统。清代宫廷虽然不再举行相关仪式,但民间的"乡人傩"习俗却得以延续,并在各地形成多样化的傩舞形式。

02

神秘的仪式,独特的艺术:傩舞的表演特色

永靖傩舞作为傩文化的重要代表,其表演形式独特而丰富。开场的《会手舞》中,会手们不戴面具,也不化妆,头戴红缨鞑帽,身穿黑色古袍,下着红裤,肩上斜搭一块三角红布,手持一杆一丈有余的鸡毛旗起舞。随后的傩戏表演则将舞蹈、音乐、戏剧、文学等多种艺术元素融合在一起,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与民俗风情。

傩舞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造型奇特、色彩斑斓的面具。这些面具形态各异,有人面、兽面、神面之分。人面面具或端庄慈祥,或狰狞恐怖,喜怒哀乐,各具神态;兽面面具则以虎、豹、熊、狮等猛兽为原型,造型夸张,凸显出动物的凶猛与威严。这些面具不仅是表演的道具,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03

传承与创新:古老傩舞的现代演绎

进入现代社会,傩舞这一古老艺术形式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挑战。以安徽傩戏和江西乐安罗山傩舞为代表的传承案例,展现了这一文化遗产的生机与活力。

安徽傩戏,尤其是池州傩戏,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受到学界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成果持续增长,整体呈上升趋势,研究成果受到学界重视,总下载次数高达71097次。池州学院作为研究重镇,产出相关成果达59篇。

在江西乐安,鳌溪镇通过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等方式推动罗山傩舞的传承。不仅优化了传承队伍的年龄结构,还创新性地将傩舞融入校园教育和日常生活。同时,积极探索"非遗+"模式,推动文旅融合,提升其美誉度和知名度。

2006年,傩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通过举办培训班、校园活动等方式,傩舞的传承和发展得到了积极推动。这颗承载着千年文化记忆的明珠,正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从古老的祭祀仪式到现代的文化遗产,傩舞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关注与传承。它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我们得以一窥祖先的精神世界,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文化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