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信教你秋冬稳血压:中药泡脚方和刮痧疗法详解
刘长信教你秋冬稳血压:中药泡脚方和刮痧疗法详解
秋冬季节是高血压患者的“多事之秋”。据统计,每当冬季气温骤降时,脑梗死、脑出血、心肌梗死、心衰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会明显上升,住院患者明显增多,这种情况在北方地区更为突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刘长信分享了一些简单易行的血压控制方法,帮助高血压患者安然过冬。
中药泡脚方:温暖从脚下开始
“寒从脚下起”,脚部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较薄,抵御寒冷的能力较差。因此,脚部的保暖对于控制血压尤为重要。刘长信主任推荐使用中药泡脚方,具体方法如下:
取麻黄、桂枝、花椒、细辛各适量,加水煎煮后取汁,待温度适宜时浸泡双脚。每次浸泡约15-20分钟,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度。此方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通过药物渗透改善全身气血运行,对于缓解冻疮也有很好的效果。
刮痧疗法:疏通经络降血压
刮痧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刺激体表特定穴位,可以有效调节人体气血,达到降压的目的。刘长信主任推荐的刮痧方法如下:
头部:使用水牛角刮痧梳子,从头顶百会穴(头顶正中)呈放射状向四周刮至发际处,重点刮拭百会穴。
颈部:用刮痧板从风府穴(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由上向下刮至大椎穴(颈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血压增高时,刮拭此部位会迅速出痧,有利于快速降压。
风池穴:用刮痧板角部刮拭风池穴(位于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处)。
肩井穴:用刮痧板从内向外刮拭肩井穴(位于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
除头部外,其他部位在刮痧前应先涂抹刮痧油,每次刮拭20-30下。如果在刮拭过程中发现痛点或结节处,应重点刮拭,降压效果更佳。
全面控制血压,这些细节不容忽视
除了上述两种方法,秋冬季节控制血压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加强血压监测:每天早晚测量血压,每次测量间隔1-2分钟,取平均值。注意保持安静状态,使用合适规格的袖带。
坚持服药: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不可随意增减药量。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
防寒保暖: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室温保持在18-26℃,湿度保持在55%左右。
健康饮食:坚持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暴饮暴食。
适度运动:选择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避免剧烈运动。运动时间宜选择在午后气温较高时。
充足睡眠:保证每晚7-8小时的睡眠,可适当增加午休。
秋冬季节血压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药物治疗与生活方式调整双管齐下。刘长信主任推荐的中药泡脚方和刮痧疗法,作为传统中医外治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效果显著,是高血压患者居家自我管理的不错选择。但需要提醒的是,这些方法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