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你有一份未成年人保护指南请查收~
叮!你有一份未成年人保护指南请查收~
正值“六一”国际儿童节,为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根据当下涉未成年人案件情况,总结整理未成年人保护指南,快来一起转发收藏吧!
预防家庭暴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七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一)虐待、遗弃、非法送养未成年人或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棍棒教育”使不得。一些家长总是相信“棍棒教育”,动辄以打骂方式对孩子进行管教,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作为监护人应该对孩子正确教育,“依法带娃”,切勿以爱之名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家庭暴力和虐待都是违法行为。
未成年人如果遭遇家庭暴力,首先要选择离开施暴现场,避免矛盾激化,主动的告知家里的其他长辈,也可以向邻居和学校老师求助,或者向居委会、村委会、妇联、共青团组织的工作人员求助。如果面临危险,要及时拨打110向公安机关报案求助。
预防性侵害
性侵害是指违背他人意愿,对他人实施与性有关的行为。包括强奸、性骚扰、性虐待等等。也指加害者以威胁、权力、暴力、金钱或甜言蜜语,引诱胁迫他人与其发生性关系,或在性方面造成对受害人的伤害的行为。
防性侵教育意义深远。《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条第二款规定:学校、幼儿园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适合其年龄的性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防范性侵害、性骚扰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家庭教育促进法》也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针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其进行防性侵方面安全知识教育予以规定。
未成年人应该知晓衣物遮挡的部位的隐私部位,绝不可以给别人随便触摸,也不可以随便触摸其他人的隐私部位。两情相悦未必合法,以恋爱之名与未成年人发生性关系也可能构成强奸罪。身体不接触,也可能被性侵害,利用互联网隔空猥亵也是犯罪。不论男生、女生,都可能会遭遇性侵害,请家长和老师警惕孩子的异常行为!
预防校园欺凌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对相关未成年学生及时给予心理辅导、教育和引导;对相关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给予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教。对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自尊自信 勇敢求助。未成年人面对校园欺凌时要学会说“不”,如果对方人多势众或在偏僻角落,则冷静观察寻机逃离现场,保护好自身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遭遇欺凌一定要保持坚定和勇气,告诉身边值得信赖的人,包括父母、老师及警察等寻求帮助并寻求解决方案。同时,学校和社会也需要采取措施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行为。
预防拐卖儿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条【拐卖妇女、儿童罪】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拐卖妇女、儿童集团的首要分子;
(二)拐卖妇女、儿童三人以上的;
(三)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
(四)诱骗、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的;
(五)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绑架妇女、儿童的;
(六)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
(七)造成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八)将妇女、儿童卖往境外的。拐卖妇女、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
第二百四十一条【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预防拐骗,应该怎么做。未成年人监护人要教会孩子记住自己的居住地和家人的名字、电话等信息,教会孩子拨打110、119等紧急电话号码,教会孩子辨识如何辨认警察、军人和保安等穿制服的人,必要时可向其寻求帮助。教育孩子不要随意理会陌生人,不要接受陌生人给与的任何物品,特别是食物。对陌生人的夸奖和赞美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放松了警惕。
尽量不要让孩子单独出门,不让孩子消失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在商场超市和菜市场车站等人员密集的地方,要时刻关注孩子,拒绝陌生人抱孩子,遇到问路之类的搭讪时一定要牵好孩子的手。
预防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如冒充公检法、商家公司厂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等各类机构工作人员,伪造和冒充招工、刷单、贷款、手机定位和招嫖等形式进行诈骗。
防诈骗小口诀:
陌生电话要警惕,可疑短信需注意
中奖退税送便宜,哄你汇钱是目的
暴利理财和投资,多是骗局莫搭理
刷卡消费欠话费,细分真伪辨猫腻
任凭骗术千万变,我自心中有主意
不理不信不汇款,小心谨慎防万一
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共同的责任。让我们用坚实的臂膀,共同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法治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