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儿童使用电子产品需警惕蓝光伤害
专家提醒:儿童使用电子产品需警惕蓝光伤害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儿童使用电子产品已成为常态。据统计,马来西亚2-17岁儿童平均每天在屏幕上花费3-4小时,而美国儿科学会建议2-5岁儿童每天屏幕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面对这一现实,如何保护儿童视力,减少蓝光伤害,成为每位家长必须面对的课题。
蓝光,这种波长在380-500nm的高能量可见光,对儿童视力的潜在威胁不容忽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专家指出,中等强度以上的蓝光可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萎缩甚至死亡,长期接触会增加近视、白内障以及黄斑病变的风险。
面对蓝光威胁,市面上涌现出各种护眼产品,如防蓝光眼镜、护眼灯等。然而,这些产品效果参差不齐。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对27款护眼灯进行的比较试验显示,虽然大多数产品在蓝光危害方面符合标准,但在显色指数、照度均匀度等关键指标上存在明显差异。选购时需谨慎,应选择通过权威机构认证的产品。
除了依靠护眼产品,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更为重要。专家建议采用“20-20-20”规则:每使用电子设备20分钟,远眺20英尺(约6米)的地方至少20秒。此外,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有助于延缓近视。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确保充足的室内照明,也是保护视力的关键。
在饮食方面,富含维生素A和叶黄素的食物对眼睛有益。胡萝卜、菠菜、蓝莓等蔬菜水果,以及深海鱼类中的DHA,都能为眼睛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
对于家长而言,管理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至关重要。美国儿科学会建议,除了必要的在线学习,2-5岁儿童每天非教育屏幕时间应限制在1小时以内,6岁以上儿童则需要在保证健康习惯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屏幕时间。家长可以通过设置固定使用时段、鼓励参与户外活动等方式,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屏幕使用习惯。
保护儿童视力,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认知和合理预防,我们可以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的用眼环境,守护他们明亮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