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元旦假期,你愿意走亲戚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元旦假期,你愿意走亲戚吗?

引用
澎湃
9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400347
2.
http://paper.people.com.cn/rmlt/html/2024-07/15/content_26080732.htm
3.
https://36kr.com/p/2654453178514565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JGD6NV0546P6R1.html
5.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18A00VOV00
6.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378638
7.
http://paper.people.com.cn/rmlt/html/2024-02/01/content_26042770.htm
8.
https://www.sohu.com/a/850260063_121956424
9.
https://finance.sina.cn/2024-02-24/detail-inakeakh3427785.d.html?vt=4&wm=2800_0027?p$p&cid=76729&node_id=76729

随着元旦假期的到来,不少年轻人都在纠结是否要走亲戚。近年来,“断亲”现象日益普遍,尤其是在年轻一代中更为明显。所谓断亲,常常表现为不爱走亲戚、不愿欠人情走关系,甚至有延伸的趋势,逢年过节不想回家过年、父母兄弟的关系都不太想保持,只想独自美丽。

年轻人为什么选择“断亲”?

年轻人选择“断亲”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社会环境来看,城镇化、工业化带来的社会流动性增强,使得人们不再依赖传统的亲缘关系。调查显示,不足五成的受访者与亲戚经常联系,而在90后群体中,这一比例更低。

从成长教育的角度来看,90后、00后更注重个人情绪与情感需要,反对不积极沟通的家庭文化。他们长期被规划的生活,令这一代的人们更渴望自我主动权。这种更多被看到的代际冲突,令“个人情绪与情感需要”被掩盖。随后,在青年亚文化的社群抱团下,在主体意识充分发展下,在自我取悦成为主流叙事时,“断亲”这一客观事实恰是对成长教育的一次反叛,反对不积极沟通的家庭文化、叛逃“只能接受、无法选择”的血脉压制。从这个意义上,与其说“断亲”是年轻人整顿家庭伦理,不如说是一场大型自救纪实——如果只有断开才能拥有自我的解释权,那就断开吧;左右现代人已经习惯了原子化生存,过好自己的生活比什么都重要。

此外,情感承载方式的改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年轻人开始通过网络社群、兴趣圈子等方式满足社交需求,而不再依赖传统的亲缘关系。调查显示,6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参加过网络社群组织的线下活动,30.8%的受访者表示会和网络上认识的朋友线下见面。

不同年龄段的态度差异

不同年龄段对走亲戚的态度存在明显差异。调查显示,近半数青年更偏好线上社交,线下社交频次较低。在亲缘、地缘、业缘等“强关系”中,仅不足五成受访者与亲戚经常联系。而在90后群体中,这一比例更低,超过五成的90后受访者表示更倾向于线上社交。

这种差异背后反映了社会变迁带来的代际差异。50、60后的“熟人好办事”,到70、80后到“个人奋斗”,再到90、00后的“躺平叙事”,这种差异不仅与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相关,更体现了文化观念的转变。

走亲戚习俗的变迁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走亲戚习俗也在发生变化。年轻人选择不走亲戚并非完全断绝亲情,而是改变传统互动方式。新型社交方式跨越时空限制,使得年轻人沟通情感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例如,通过网络社群组织线下活动、与网友见面等方式,年轻人正在构建新的社交网络。

成年人的困境

对于成年人来说,走亲戚同样面临着诸多困境。社交压力和经济负担是主要问题。亲戚间的攀比、催婚催生等行为让成年人感到不适。一位网友表示:“不太想和亲戚朋友来往了,一年甚至几年才见面,一张口就问成绩问计划问对象,真的烦死了!”

此外,经济压力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一位网友表示:“过年走亲戚的花费实在太高,还不如自己好好休息一下。”这种经济压力不仅来自于送礼,还来自于可能的红包支出。

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

面对这种现象,我们不禁要思考: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一方面,亲情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纽带,不能轻易割舍;另一方面,传统的走亲戚方式确实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与时俱进。

或许我们可以借鉴年轻人的创新方式,通过多样化的社交手段维系亲情。比如,利用网络平台保持日常联系,通过共同的兴趣爱好增进感情,或者在特殊节日通过视频通话表达祝福。重要的是,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选择权利,不要轻易给“断亲”贴上冷漠无情的标签。

正如一位专家所说:“真正的亲情,是包容、体谅、温柔以待,和谐的亲属关系,是相亲相爱、向上向善,而这样的亲缘关系和家族凝聚力,毫无疑问可以成为年轻人释放压力的居所、受伤后的港湾。”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亲情的意义和维系方式。或许,真正的亲情并不在于形式上的走动,而在于心灵的相通。当我们放下对传统的执着,或许能发现更多维系亲情的美好方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