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博:博彩不再“一业独大”,澳门经济迎来新转机
闻博:博彩不再“一业独大”,澳门经济迎来新转机
澳门经济长期以来依赖博彩业,这种“一业独大”的模式虽然带来了快速增长,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从过度依赖单一产业到通胀与资产泡沫,澳门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将深入分析澳门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并探讨其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虽然过去15年,澳门GDP和政府收入的指数级增长离不开博彩业的强劲推动,但是成败萧何,外部性经济同样意味着澳门经济更容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外部的不确定性很容易让当地经济变得更加不稳定。
例如,各国特别是中国内地对于腐败和洗钱犯罪的打击,就一度使得澳门博彩业遭遇寒冬;而全球前后持续近三年的疫情风波,对澳门经济可谓是休克性打击。此外,其他亚洲国家对来钱快的赌场行业也越来越感兴趣,这意味着更多的外部同业竞争。
从内部来讲,澳门在博彩发展方面的积极策略虽然带来了好处,但也暴露出行业的一些缺陷和负面经济影响。
过于依赖单一产业就是最显著的问题。
澳门经济规模小,同时严重依赖单一行业,而博彩行业自身的高投资、重资本的特性,自然而然严重压缩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澳门一角 图源:新华社
对于一个健康的经济体来说,整个社会里的企业在规模大小上的分布应该接近于金字塔形,需要数量庞大且具有相当实力的中小企业支撑少数大型企业构成经济的多样化层级。而目前,澳门大约只有1.5万家中小企业。
与此对比,香港人口约为澳门的10倍,却拥有36万家中小企业,人均超过澳门的一倍多;今年上半年,澳门新成立企业不到2300家,而同期香港成立的新企业超过66700家,差距明显。而在社会责任担当上,澳门的中小企业占当地企业总数的95%,却雇佣了就业人口的99%;而香港的中小企业占了当地企业总数的98%以上,但却只雇佣了44%的就业人口。
换句话说,香港的广大就业人口既能参与大企业,也能直接参与中小企业的发展,并从中获利。而在澳门,就业人口对于大企业(博彩公司)的参与程度就显得相当之低。这样一来,大部分社会创造的财富不但集中在少数行业里,又没有给大部分百姓直接参与的机会。
另外,就中小企业的规模来说,澳门的大部分中小企业雇佣的员工数量都不到1000人,香港的中小企业雇员数量平均超过了3300人;澳门超过一半的劳动力在餐厅、酒店和其他服务行业工作,这个数字在香港只有10%,加上零售业也就20%左右。
可以说,澳门的那些资本巨头挤压了当地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而中小企业数量少、规模有限、缺乏活力,这些短板严重制约了澳门经济的多元化多样化发展,也降低了澳门经济的活力与平衡外部经济冲击的稳健性。
博彩业“一业独大”带来的另一个显著问题,是通胀与资产泡沫。
由于游客的需求激增,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大幅上涨,大量外部资本流入度假村、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和娱乐中心等设施,加剧澳门通货膨胀的同时,进一步刺激了土地价格——自从澳门放宽对外国投资者参与博彩行业的规定以来,房价已经增加了十倍以上,价格水平远远超过了澳门普通人的购买力。而绝大多数澳门当地人的居住条件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达标的。
某种程度上,澳门的博彩业发展已趋于饱和,城市空间有限,社会与经济的变革也缺少创新突破。在此背景下,澳门特区政府也开始认识到,单纯关注GDP并不合适,虽然资本收益在平衡澳门社会各方面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还要考虑更广泛的层面,需采取一种适度的策略,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同时平衡经济增长与提升全体社区福祉之间的需求。
澳门历年博彩业在经济中的占比从最高超8成降低到去年的4成。2023年澳门非博彩行业的增加值总额按年实质增长20.7%至2207.3亿澳门元,占整体增加值总额的比重为61.7%,较2019年提高12.9个百分点,经济适度多元取得新进展。作者制图
发展知识密集型经济和产业,发挥自身文化桥梁的特色,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嵌入到大湾区的发展战略整体之中,无疑是一种极佳的选择。在这方面,澳门已有所作为,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成为重要的国际枢纽。有数据显示,2023年,澳门输往“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货值为7.7亿澳门元,同比增长47.8%;进口“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货值为309.2亿澳门元,同比增长18.0%。
为助力澳门走适度多元发展之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央也给予了众多政策扶持,从开发横琴到建设港珠澳大桥,再让其与香港、广州、深圳并列,成为大湾区发展核心引擎,这些都为澳门打破发展困局提供了难得机遇、不竭动力和广阔空间。
首颗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澳门科学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图源:新华社
“劲帆归海澳,门迎万里风。”回归25年,濠江潮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之后,有理由相信,澳门也将迎来自己的星辰大海。
本文原文来自观察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