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书 | 行业深度解析:中国AI在全球舞台的崛起与挑战
白皮书 | 行业深度解析:中国AI在全球舞台的崛起与挑战
本章探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现状、国际地位、核心竞争力及区域差异。尽管中国人工智能融资数据触及八年新低,专利申请量有所下降,但核心产业规模稳步增长,创业环境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出现回暖迹象。中国在AI领域的表现如何?与美国相比又有何差距?本文将通过详实的数据和图表为您一一解析。
AI相关企业数量居世界第二
截至2023年底,中国的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达到9183家,虽然与美国的14922家相比有一定差距,但相较于其它国家如印度(3281家)、英国(3136家)、加拿大(1835家)等,中国的数量遥遥领先。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的聚集度表明了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这一突出表现的背后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是国家政策的支持,中国政府对人工智能的重视和扶持促进了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其次,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机会。此外,中国对人工智能教育和研发的大力投入也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了丰富的人才储备和技术积累。
AI顶级研究人员的数量较少
截至2023年底,中国拥有1014位顶级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占比11.1%,位居世界第二。美国顶级人工智能研究人员数量是中国的三倍多,其人工智能研究环境吸引了全球顶尖人才,包括来自中国的研究人员。这与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历史积累、教育体系等有关。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拥有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世界顶尖的高等学校,以及旧金山、纽约等全球知名的科创中心,这些都为美国培养和吸引了大量人工智能人才。相比之下,中国虽然在人工智能教育和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但由于起步较晚,整体实力与美国相比仍有差距。中国需要继续投资教育和研究,培养更多的人工智能人才,同时也需要在提高教育质量、创造更多高水平就业机会和研究条件方面做出努力,以留住和吸引人才;此外,采取开放的移民政策和国际合作也非常重要。
AI融资总额与美国差距甚远
截至2023年底,中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的风险融资额达到2333.5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这表明中国对人工智能行业的资金投入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利于加速国内企业在该领域的研发和应用进程。然而,与美国相比,中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融资总额仍有较大差距,这首先是因为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拥有成熟的资本市场和风投体系;其次,美国在全球人工智能科技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人工智能企业更容易占领全球市场,能够吸引全球范围内的资本。除了美国和中国之外,其它国家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融资额相对较少,这说明在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领域的资金集中度较高。此外,融资额的分布也显示出一定的地域性特征,发达国家和一些科技创新活跃的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更为显著。
AI软件开发贡献仅次于美国
截至2023年底,中国对超高影响力(在GitHub上分支数大于100)公开人工智能项目贡献值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这得益于中国的科技企业如腾讯、华为、百度等,高等学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了大量投入,开发出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项目,并积极在GitHub等平台上进行分享。尽管近年来中国公开人工智能项目贡献在增长,但与美国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开源文化也尚未深入人心。美国在人工智能的开源贡献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作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拥有众多世界一流的科技企业和高等学校,以及顶尖的人工智能人才,催生了大量公开人工智能项目,推动了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此外,美国倡导的开放式创新和协作文化促进了知识的共享,也为公开人工智能项目的贡献创造了有利条件。
尽管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与美国相比,仍存在一些差距。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以缩小与美国的差距。同时,继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未来,随着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投入和政策支持,相信中国将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