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港镇:一座“海上漂来的部落”的美食传奇
侨港镇:一座“海上漂来的部落”的美食传奇
侨港镇,这个被誉为“海上漂来的部落”的地方,承载着一段特殊的历史记忆。1978年,一批从越南逃难归来的华侨,乘坐简陋的船只,历经艰险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他们被安置在这片昔日的荒凉沙滩上,靠着勤劳和智慧,将这里建设成了如今繁华的渔业重镇。
越南卷粉:舌尖上的乡愁
在侨港风情街,最负盛名的莫过于越南卷粉。这种源自越南的美食,经过归侨们的改良和创新,已经成为侨港的一张美食名片。
侨港的卷粉采用传统的布蒸煮工艺,粉皮薄如蝉翼,晶莹剔透。馅料丰富多样,从最初的猪肉木耳,到如今的虾仁萝卜等多种选择。每一口咬下去,都能感受到那Q弹爽滑的口感,搭配特制的酸醋,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80后的阿芬是侨越世家卷粉店的老板,她从小就跟母亲学习制作卷粉的技艺。如今,她的店不仅销售卷粉,还增加了春卷、虾饼、虾球、鱼丸等多种越南特色小吃。阿芬说:“我们坚持使用祖传的工艺,就是为了保留那份最纯正的味道。节假日特别是暑假,一天能卖出几千条卷粉,工人们常常从早忙到晚。”
煲仔粉:疍家人的味道记忆
疍家人是世世代代生活在水上的族群,他们以船为家,以海为生。疍家煲仔粉,正是这种独特生活方式的美食体现。
在侨港风情街,吴玉明的煲仔粉店是远近闻名的“老字号”。他从母亲手中接过这家早餐店,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吴玉明介绍说:“疍家人在船上居住,条件有限,所以特别喜欢用‘煲’的方式来烹饪,比如煲粥、煲粉、煲鱼等。”
一碗地道的疍家煲仔粉,需要经过精心的制作。首先用独家秘方熬制高汤,再加入新鲜的鱼丸、海鲜、梅头肉等食材,最后放入精选的米粉,大火煮沸。出锅前,还会加入一颗金黄的咖喱鱼蛋,让整碗粉更加香气四溢。
“关键是要掌握好火候,”吴玉明说,“只有这样,才能煲出疍家人喜爱的那一道鲜味。”如今,侨港疍家煲仔粉制作技艺已经入选北海市级非遗名录,成为侨港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糖水:疍家人的甜蜜记忆
在侨港,还有一样美食不得不提,那就是糖水。疍家人出海打鱼,常常十天半个月甚至半年才能回家一次。一碗甜蜜的糖水,寄托着妻子对丈夫的思念和牵挂。
68岁的陈云艳阿姨,为了等待出海归来的丈夫,开起了糖水铺。她熬制的糖水,成了侨港最受欢迎的“网红”小吃。而像“侨二代”冼宙洋和黄健康这样的年轻人,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这份甜蜜。他们创新推出了“五+”糖水,包含珍珠、白果、香芋、西米、红豆等多种配料,既保留了传统风味,又迎合了现代人口味。
从一条街到一片网:侨港的美食传奇
侨港风情街的繁华,离不开一代代侨港人的努力。从最初的几家蛋仔粉店、卷粉店、糖水店,到如今拥有400多家美食店铺的美食天堂,侨港风情街见证了归侨们创业的艰辛与辉煌。
侨港镇党委书记梁锋介绍,侨港风情街每年吸引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为了进一步提升旅游体验,侨港镇不仅美化亮化了街区夜景,还解决了经营秩序、安全生产、排污排烟等问题。同时,还打造了特色小吃一条街——“籺仔街”,让侨港风情街从一条街扩展成一片网。
如今的侨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美食、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在这里,你不仅能品尝到最地道的越南美食,还能感受到浓厚的疍家文化气息。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侨港都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侨港的美食,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一段段动人故事的载体。它承载着归侨们的乡愁,记录着疍家人的生活,也见证了侨港从荒凉沙滩到繁华渔港的蜕变。当你漫步在侨港风情街,品味着那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煲仔粉,或是那一份份香甜可口的糖水时,你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一道道美食,更是一段段动人的历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