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口岸全面通关:日均17万客流背后的深港融合新篇
罗湖口岸全面通关:日均17万客流背后的深港融合新篇
2024年,罗湖口岸出入境人次突破6000万,较去年同比增长43%,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罗湖口岸作为深港最大陆路口岸的地位,更折射出深港两地交流的蓬勃活力。
繁忙的通关景象
罗湖口岸位于深圳市罗湖区罗湖商业中心南侧,与香港新界仅一河之隔。这里每天上演着繁忙的通关景象:清晨6点半,口岸准时开启,瞬间涌入大批跨境上班族;深夜12点,最后一班跨境巴士缓缓驶离,为一天的繁忙画上句号。
据统计,罗湖口岸日均客流量达17万人次,最高峰时甚至突破39.5万人次。为了应对如此庞大的客流,口岸配备了190条查验通道,其中115条为自助通道,旅客只需2-5秒即可完成自助查验,确保通关排队时间不超过30分钟。
旅客的真实体验
尽管罗湖口岸的通关效率在不断提升,但在高峰期,旅客仍需面对较长的排队时间。一位经常往返深港的港人陈先生表示:“虽然自助通关很快,但高峰期人实在太多,有时候排队就要花上半小时。”
为了改善旅客体验,罗湖口岸推出了多项便民措施。例如,针对跨境学童和长者,口岸特别开设了专用通道;对于144小时免签旅游团,也设立了专门的候检区域。此外,口岸还引入了“咨询角”,提供消费指南、支付手册、游玩攻略等服务,让旅客在通关的同时就能规划好行程。
经济的双向奔赴
罗湖口岸的繁忙不仅体现在人流上,更反映在经济活力上。据统计,持续增多的内地和港澳旅客占口岸客流的八成以上,成为推动口岸客流快速增长的主力群体。而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的不断扩大,罗湖口岸也成为外籍旅客开启“中国游”的优选通道。
“‘通关流量’助力‘经济增量’,口岸中外旅客的增加让我们商铺的整体收入也有了很大提升!”口岸免税公司员工林女士表示。罗湖边检站主动对接口岸企业,推出简化口岸证办理流程、提高员工查验效率等5项便民惠企措施,助力地方企事业单位收益大幅增长。
未来的展望
面对日益增长的客流,罗湖口岸正在谋求新的发展。深圳市口岸办提出了“强西-优中-补东”的发展路径,计划将口岸从“通道”向“枢纽”转变,使其与前海、河套等重大平台的衔接更加紧密。
可以预见,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罗湖口岸将在深港融合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连接两地的交通枢纽,更将成为促进经济交流、文化融合的重要平台,见证着深港两地“双向奔赴”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