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号见证中国铁路百年变迁
复兴号见证中国铁路百年变迁
“人民铁路为人民”,这是中国铁路的根本宗旨,也是铁路人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从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军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火车就开到哪里”,到新时代的“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中国铁路始终秉持这一宗旨,不断前行。
从蒸汽机车到高铁:中国铁路的百年变迁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是一部见证国家崛起的壮丽史诗。从1876年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的诞生,到如今高铁网四通八达,中国铁路走过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百年征程。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铁路开始了大规模建设。1952年,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建成通车。改革开放后,中国铁路进入快速发展期。1978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仅为5.17万公里,而到2024年底,这一数字已达到16.2万公里,其中高铁约4.7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
复兴号:中国高铁的创新标杆
2017年6月25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正式命名。这标志着中国高铁从“追赶者”变成了“领跑者”。
复兴号的创新体现在多个方面:
- 统一操作界面:不同型号复兴号动车组操作界面基本一致,降低学习成本。
- 配件标准化:不同厂家的配件可相互通用,大幅度降低运用成本。
- 灵活编组:支持任意方向重联,甚至可以实现短编组与长编组重联及四组短编组重联运行。
- 优化设计:空气阻力进一步减小,转向架设计优化,提升了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截至2023年11月,复兴号已生产320组,成为我国高铁运输的主力。其最高实验速度达到431km/h,商业运营速度350km/h,代表了世界高铁的最高水平。
新时代铁路发展的新成就
进入新时代,中国铁路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24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超8000亿元,投产新线约3000公里,其中高铁约2300公里。预计全年旅客发送量约43亿人,同比增长11.7%;货运发送量约51.8亿吨,同比增长3%。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高铁也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中欧班列2024年开行超1.8万列,同比增长15%,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载体。西部陆海新通道辐射125个国家和地区的542个港口,为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往来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望未来,中国铁路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实现“交通强国”目标不懈努力。从“追赶者”到“领跑者”,中国铁路用百年奋斗书写了辉煌篇章,而“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始终是铁路人不变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