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护肝:中医教你应对慢性肝炎
秋冬护肝:中医教你应对慢性肝炎
秋冬季节是慢性肝炎的高发期。随着气温的下降,人体抵抗力减弱,加上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慢性肝炎患者更容易出现病情反复或加重。根据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冬季不仅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也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这些都可能对肝脏健康造成影响。
中医理论中的“肝藏血”
在中医理论中,肝脏被称为“将军之官”,具有刚强急躁的特性。《黄帝内经》中提到:“肝藏血,心藏神。”肝脏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贮藏血液,并调节全身的血液循环。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指甲和眼睛的状况来判断肝血的盛衰。如果指甲比一般人要薄、脆、白,或者眼睛经常干涩、易迎风流泪,都可能是肝血不足的表现。
慢性肝炎患者常常伴有肝血不足的症状,如口苦、头晕目眩、眼干涩、目赤肿痛、两肋胀痛、烦躁易怒等。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与肝木系统的功能失调有关。
慢性肝炎的中医调理方法
国医大师朱良春在治疗慢性肝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认为,治疗慢性肝炎的关键在于扶正祛邪,调肝健脾养肾。具体来说,就是要分清标本之轻重缓急,把握攻补之先后主次。扶正即调肝、健脾、养肾;因为该病晚期主要表现为肝、脾、肾三脏之气血、阴阳虚衰,功能严重损害。袪邪包括行气(柴胡疏肝散或四逆散),活血(桃红四物加味),逐水(“至虚有盛候”,宜缓攻,忌峻下,要保护胃气,胃气一败,其人必死。)
在具体治疗方法上,朱良春主张疏肝与养肝相结合。疏肝为主时可使用四逆散,方中柴胡疏肝理气,枳实宣通结滞,白芍柔肝敛阴,甘草缓急和中。养肝为主时则可选用一贯煎,其中沙参、麦冬、生地、枸杞滋阴养血,当归活血,川楝子疏肝。
对于慢性肝炎常见的肝郁脾虚型,朱良春推荐使用复肝丸配合柴胡疏肝散、异功散、当归补血汤加减。常用药物包括柴胡、当归、白芍、党参、黄芪、白术、丹参、地蟞虫、郁金、陈皮、茯苓等。
其中,白术是朱良春特别强调的一味药物。他认为白术具有健脾益气、除湿利水、活血化瘀之功,是治肝要药。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白术能升高白蛋白,纠正A/G倒置,并有抗凝血和明显的利尿作用。在使用时需注意两点:一是剂量需重,少则无效,一般用3045克,重则在6090克;二是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生用或炒用。
饮食调理与生活建议
除了中药调理外,合理的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慢性肝炎的康复也至关重要。根据中医理论,酸味、青色的食物对肝脏有益,如乌梅、醋、山楂、薄荷、芹菜等。同时,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在饮食方面,可以参考补气血的食物,如红枣、桂圆、黑木耳、猪肝、黑芝麻等,这些食物不仅能补血养颜,还能改善睡眠质量。但需要注意的是,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会损伤脾胃,应适量摄入。
此外,适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也有助于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慢性肝炎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医生的共同努力。通过合理的中医调理和生活方式的改善,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但需要强调的是,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