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红眼病高发,这些预防措施请收好!
秋冬季节红眼病高发,这些预防措施请收好!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红眼病,也进入了高发期。红眼病,学名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一种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传染性眼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传染性强的特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红眼病在夏秋季节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因此,了解其预防知识对于保护我们的眼睛健康尤为重要。
什么是红眼病?
红眼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少数情况可由腺病毒引起。该病潜伏期一般为12-48小时,最长可达6天。患者双眼先后或同时患病,以结膜高度充血为主要临床特征,常伴有强烈的异物感、眼睛流泪、畏光、分泌物增多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咽痛等全身症状。
红眼病的传播途径
红眼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如通过接触被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的用品等感染。部分患者的咽部和粪便中也存在肠道病毒,具有传染性。发病后两周内传染性最强。在人口密集的空间更容易发生传播。
如何预防红眼病?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洁双手,尤其是在接触眼睛前后。避免用手揉眼睛,不与他人共用毛巾、眼部清洁用品和眼部化妆品等。
注意环境清洁:保持居住环境的通风和清洁,定期对经常接触的物品表面进行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擦拭患者接触过的物品表面,可以有效杀灭病毒。
避免人群聚集场所:在红眼病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前往游泳池、公共浴室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果必须前往,要注意个人防护,避免直接接触公共设施。
增强免疫力: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适度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态。
及时就医:一旦出现眼红、流泪、畏光、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患者应自觉避免进入公共场所,降低传播风险。
秋冬季节眼部保健小贴士
保持眼部湿润:秋冬季节空气干燥,容易引起眼部干涩。可以使用人工泪液或保湿眼药水,如玻璃酸钠眼药水,保持眼睛湿润。
避免接触过敏原:对于过敏性结膜炎患者,要尽量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外出时佩戴防护眼镜,回家后及时清洁面部和眼部。
合理用眼: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应注意适当休息,每40-50分钟让眼睛休息5-10分钟,远眺或闭目养神。
健康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A、C和E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橙子和坚果,有助于保护眼睛健康。减少辛辣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红眼病虽然传染性强,但通过科学预防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其传播。让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眼睛健康,远离红眼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