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张栻与朱熹:岳麓书院的文化传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张栻与朱熹:岳麓书院的文化传奇

引用
红网
6
来源
1.
https://moment.rednet.cn/pc/content/646856/57/14538761.html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084811
3.
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2024/2024_zt10/dxbd/202405/t20240521_1131713.html
4.
https://news.gmw.cn/2024-08/07/content_37484694.htm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9%96%E5%8D%97%E9%AB%98%E7%AD%89%E5%B8%88%E8%8C%83%E5%AD%A6%E6%A0%A1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2%B3%E9%BA%93%E4%B9%A6%E9%99%A2

岳麓书院,这座被誉为“千年学府”的文化殿堂,自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创建以来,历经沧桑,见证了中国学术思想的演变。在岳麓书院的发展史上,南宋时期的两位理学大师——张栻和朱熹,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01

张栻:以传道济民为己任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乾道元年(1165年),湖南安抚使知潭州刘珙重建岳麓书院,并延聘张栻主教。张栻主教期间,以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为办学的指导思想,培养出了一批如吴猎、赵方、游九言、陈琦等经世之才的优秀学生。

张栻的教育理念深深影响了岳麓书院的学风。他主张“学贵力行”,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反对空谈心性。这种务实的学风,为岳麓书院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也为湖湘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02

朱熹:重整书院,推动学术交流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是南宋时期最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乾道三年(1167年),朱熹应张栻之邀,来到岳麓书院进行学术交流,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朱张会讲”。

“朱张会讲”持续了数日,两位大师就理学中的诸多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据记载,前来听讲者络绎不绝,时人描绘“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这次会讲,不仅推动了宋代理学和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也使岳麓书院名声大振。

绍熙五年(1194年),朱熹再次来到潭州,担任湖南安抚使。他重整岳麓书院,颁行《朱子书院教条》,进一步完善了书院的教育制度。经过他的整治,岳麓书院再次进入繁盛时期,成为理学传播的重要基地。

03

“朱张会讲”:学术交流的典范

“朱张会讲”是岳麓书院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事件之一。两位大师的对话,不仅是学术观点的碰撞,更体现了宋代士人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朱熹和张栻虽然在某些学术观点上存在分歧,但他们都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不同意见。在会讲中,他们不仅阐述自己的观点,还耐心倾听对方的意见,甚至邀请学生参与讨论。这种平等、开放的学术氛围,为后世树立了学术交流的典范。

04

影响深远:湖湘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张栻和朱熹对岳麓书院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们不仅通过教学和学术交流培养了大批人才,更重要的是,他们共同塑造了岳麓书院的学术传统和精神气质。

张栻的“传道济民”思想和朱熹的“格物致知”理念,共同构成了岳麓书院的学术基石。这种既重视理论探索,又强调实践应用的教育理念,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为湖湘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时至今日,岳麓书院依然矗立在湘江之畔,见证着中国学术思想的演变。张栻和朱熹的思想遗产,如同书院门前的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一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