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光环境里怎么用好闪光灯?一文详解闪光灯使用技巧
弱光环境里怎么用好闪光灯?一文详解闪光灯使用技巧
在弱光环境下拍摄时,闪光灯是提升照片质量的重要工具。但如何正确使用闪光灯,让其与环境光完美结合,却是一门技术活。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闪光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摄影中的应用技巧。
在弱光环境中拍摄时,如果没有大光圈镜头,很多时候都需要借助闪光灯来补光。那么,如何才能在暗光环境中用好闪光灯呢?在使用闪光灯之前,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闪光灯的光与环境光的光质是不同的。
闪光灯的光是瞬间光,其特点是光的强度大,持续时间短。在拍摄过程中加入闪光灯后,要明白闪光灯的加入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图1:闪光灯与环境光的对比
只有在了解了这一点后,相机参数与闪光灯参数调整起来才能更有针对性。首先,相机参数调整就不能像以前在常亮光环境拍摄那样。在常亮光环境里,由于只有一种性质的光,因此相机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门、ISO)控制的基本上都是整个画面的亮度,调整三者中的任何一项,对画面亮度的影响都差不多。但加入闪光灯后,就有了两种性质的光,此时光圈、快门、ISO对画面亮度的控制就有了明确的分工。
图2:相机参数在闪光灯拍摄中的作用
由于光圈是根据孔径大小来控制相机进光量的,所以两种性质的光在光圈这里基本上是一视同仁。当相机与闪光灯连接后,在正常曝光状态下,当光圈变小,闪光灯会被提示需要增加闪光功率,以保证画面正常曝光。而受闪光灯影响的主要是被摄主体,因此也可以说,在闪光灯的使用中,光圈控制被摄主体的亮度。
图3:光圈对被摄主体亮度的影响
快门相当于相机里的窗帘,它是控制光在相机里停留时间的长短。因此快门是通过时间长短来控制画面曝光的。而闪光灯的闪光速度基本上都要快于相机的快门速度,因此不管快门速度怎么调整,都不会影响闪光灯。所以在闪光灯的使用中,快门控制不了闪光灯的光,它只能控制画面里的常亮光。也就是说在闪光灯的使用中,快门控制背景的亮度。
图4:快门对背景亮度的影响
ISO是相机的感光度,它指的是相机的感光元件对光的敏感程度,ISO数值越高,感光元件的敏感度就越高,画面也就越亮。由于ISO不是物理控光,所以它不会区分光质,因此ISO是控制整个画面的亮度,很多时候在使用闪光灯拍摄一些会议之类的大场景题材,调整光圈与快门无法保证画面的正常曝光,就可以通过提高ISO来保证画面的曝光。
图5:ISO对整体画面亮度的影响
在使用机顶闪光灯时,有直闪与跳闪两种闪光灯的用法。直闪指的是闪光灯的灯头直接打向被摄主体,这种光的特点是有明确的指向性,光的强度大。所以只能用在拍摄一些单个的人像以及被摄主体少的题材。闪光功率尽量低一些,拉远一点与被摄主体的距离,使被摄主体身上的光均匀一些。跳闪主要用在拍摄一些大场景的题材,整个画面需要布光均匀,不过用跳闪需要拍摄现场有可以反射的物体才行,最典型的就是白墙了,如果没有,可以把闪光灯里的那块白色的小眼神板抽出来,做为反射面。如果没有眼神板,也可以买一个热靴灯专用的反光板。
在了解了相机与热靴闪光灯的这些特点后,在弱光环境使用闪光灯就不会感到迷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