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端午节的艾草菖蒲:从传统习俗到时尚新宠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端午节的艾草菖蒲:从传统习俗到时尚新宠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84201793_121123724
2.
https://5g.dahe.cn/opinion/202406061767872
3.
http://www.zhongxian.gov.cn/sy_156/zxyw/202406/t20240611_13282931_zzb.html
4.
http://www.wenming.cn/wmdjr_299/20240607/e6b71ef46a524c83b729ed9bc02683ac/c.html
5.
http://www.xlt.gov.cn/2024_06/07_10/content-474289.html
6.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0610/be663acc96554c4f96168d978c10b155/c.html
7.
http://m.cnwest.com/sxxw/a/2024/06/06/22637534.html
8.
https://web.shobserver.com/sgh/detail?id=1346552
9.
https://nyncj.mdj.gov.cn/mdjsnyncj/c100596/202406/c03_250132.shtml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随着端午节的到来,家家户户门前都挂起了艾草和菖蒲,一股清香弥漫在空气中,仿佛在诉说着这个传统节日的悠久历史。

艾草和菖蒲,这两样看似普通的植物,在端午节却有着特殊的意义。艾草,作为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不仅具有驱蚊、防病的功效,更被赋予了招百福的美好寓意。而菖蒲,则以其独特的香气和形状,成为了辟邪的象征。两者相得益彰,共同守护着家家户户的安康。

这一习俗最早可追溯到晋代。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当时人们就已经开始在端午节悬挂艾草。到了南北朝时期,这一习俗进一步发展,人们不仅悬挂艾草,还会制作艾人,以求平安健康。到了唐朝,一个流传至今的传说为这一习俗增添了更多传奇色彩。

相传唐朝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大军兵临邓州城下。黄巢在城外勘察地形时,遇到一位年轻妇女,她背着包袱,一手拉着自己的孩子,另一手却抱着侄子。原来,大孩子是她大哥的遗孤,她宁愿让自己的孩子受苦,也不愿让侄儿遭罪。黄巢被这位妇人的义举所感动,于是砍下路旁的艾草菖蒲,让她拿回家挂在门上,并下令保护挂有艾草菖蒲的人家。从此,端午节挂艾草菖蒲的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在科学层面,艾草和菖蒲的香气确实具有驱蚊杀菌的作用。古人选择在端午节悬挂这两种植物,与夏季的卫生防疫需求密切相关。在古代,五月被视为“毒月”,各种疾病和虫害容易滋生。艾草和菖蒲的香气不仅能驱赶蚊虫,还能净化空气,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进入现代社会,这一传统习俗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在西安曲江新区的一家花艺店,店主正在精心制作一款售价188元的艾草门挂。新鲜的艾草与菖蒲叶、玉簪叶等材料巧妙搭配,再点缀上祝福卡片、小葫芦、荷包等装饰品,不仅美观大方,更富有新意。这种新式艾草门挂迅速走红,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时尚单品。

“95后”市民雯雯表示:“虽然普通艾草也能营造节日氛围,但总觉得不够独特。花100多元买一束艾草,图的就是那份仪式感和独特性。”这种创新不仅让传统习俗焕发新生,更体现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个性化追求。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晓勇认为,年轻人对新式艾草门挂等节日仪式感商品的追捧,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美的个性化追求。这种创新让传统节日更加贴近现代生活,也让文化传承更具活力。

从简单的驱蚊防病,到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的民俗符号,再到如今的时尚单品,艾草和菖蒲见证了端午节习俗的演变。这一传统不仅没有在历史长河中消逝,反而在创新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它告诉我们,传统文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永葆青春,不断传承下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