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揭秘!新型电信网络诈骗四大隐形陷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揭秘!新型电信网络诈骗四大隐形陷阱

引用
新浪网
15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1-27/doc-inehkiin8252508.shtml
2.
https://tv.cctv.com/2024/11/01/VIDEaWyITvIAZoSBAb37fOmh241101.shtml
3.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877256
4.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4-11/26/content_264123.html
5.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845757
6.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5-01/24/content_290715.html
7.
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407/content_6964352.htm
8.
https://china.bnpparibas.com/zh/anti-tele-fraud/
9.
https://gaj.beijing.gov.cn/xxfb/fjjx/202412/t20241211_3963464.html
10.
http://lawdb.cncourt.org/show.php?fid=158006
11.
https://www.spp.gov.cn/xwfbh/wsfbh/202407/t20240726_661524.shtml
12.
http://us.china-embassy.gov.cn/zytz/202412/t20241219_11504613.htm
13.
https://sft.guizhou.gov.cn/ztzl_97/ffdxwlzpxczl/202203/t20220307_72848358.html
14.
https://gyxxh.tj.gov.cn/ZWXX5652/ZWYW9055/202411/t20241128_6791351.html
15.
https://gat.fujian.gov.cn/ztzl/fjjffpzxrx/zhxx/202408/t20240822_6505658.htm
01

电信网络诈骗新变种:四大隐形陷阱揭秘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呈现出跨境化、技术化和精准化的趋势。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计,2024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率同比上升15%,其中新型诈骗手段占比高达60%。本文将揭秘当前最为猖獗的四大新型诈骗手法,并提供实用的防范建议。

02

“共享屏幕”诈骗:你的手机正在被“监控”

“共享屏幕”诈骗是当前最为常见的一种新型诈骗手段。诈骗分子通常会冒充公检法、银行或电商平台客服等身份,以“提升信用卡额度”“取消名下不实贷款”“注销保险服务”等为借口,诱导受害者下载指定的聊天软件或网络视频会议软件,并让受害者开启“共享屏幕”功能。

一旦受害者开启“共享屏幕”,诈骗分子就能实时监控受害者手机或电脑屏幕,指导受害者进行银行卡绑定、密码修改等操作,同步获取个人银行账户、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从而盗取银行卡资金。

案例: 2024年10月,北京的王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银行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可以为其提升信用卡额度。在对方的指导下,王女士下载了一款视频会议软件,并开启了“共享屏幕”功能。随后,对方以“验证资金”为由,诱导王女士在多个借贷平台申请贷款,并将资金转入指定账户。当王女士发现异常时,已被骗走30余万元。

防范建议:

  • 不要轻易下载陌生软件,特别是涉及金融交易的软件
  • 拒绝任何陌生人提出的“共享屏幕”请求
  • 不要在陌生软件中输入银行账户、密码等敏感信息
  • 接到自称是银行或客服的电话,要通过官方渠道核实身份
03

AI换脸拟声诈骗:当心“熟悉的陌生人”

随着AI技术的发展,诈骗分子开始利用AI换脸和拟声技术进行欺诈。他们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联系受害者,采集发音、语句或面部信息,利用“换脸”“拟声”等技术合成虚假音频、视频或图像,模拟他人声音或形象骗取信任。

案例: 2024年5月,香港某跨国公司遭遇AI换脸诈骗。诈骗分子利用AI深度伪造技术,通过社交平台资料仿造多位高层管理人员的形象和声音,在视频会议中进行冒充,诱骗该公司香港分公司财务职员进行转账操作,涉案金额高达2亿港币。

防范建议:

  • 对于涉及转账或敏感信息的请求,要通过多种渠道核实对方身份
  • 不要在社交平台上随意发布个人照片和声音
  • 对于异常的视频会议请求要保持警惕
  • 使用双重认证机制保护重要账户
04

虚假投资理财诈骗:高回报背后的陷阱

虚假投资理财诈骗是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诈骗类型。诈骗分子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虚假的投资理财信息,以“稳赚不赔”“高额回报”为诱饵,吸引受害者投资。他们通常会先给予小额返利,让受害者尝到甜头,然后诱导其加大投资。当受害者投入大量资金后,诈骗分子就会编造各种理由拒绝提现,甚至直接消失。

案例: 2024年8月,上海的张先生通过某相亲网站认识了一名自称是“投资顾问”的人。对方声称有内部消息,可以带领张先生在某投资平台获得高额回报。在对方的诱导下,张先生陆续向该平台转账150余万元。当张先生想要提现时,平台却显示账户被冻结,需要缴纳“解冻费”。张先生意识到被骗,但为时已晚。

防范建议:

  • 选择正规金融机构进行投资
  • 不要轻信“稳赚不赔”“高额回报”的承诺
  • 对于陌生的投资平台要保持警惕
  • 在投资前要充分了解投资项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05

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诈骗:低价诱惑下的圈套

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诈骗主要针对游戏玩家群体。诈骗分子在游戏内外发布虚假的游戏账号、装备、点卡买卖信息,以“低价出售”或“高价收购”为噱头吸引玩家。对于想低价购买游戏产品的玩家,诈骗分子会诱导其绕过正规交易平台进行线下交易;对于想高价出售游戏产品的玩家,诈骗分子则会要求其登录虚假交易网站,并以各种理由要求玩家先缴纳保证金、手续费等费用。

案例: 2024年9月,广州的李同学在某游戏交易平台看到一个低价出售稀有装备的信息。在与卖家联系后,对方声称可以通过线下交易获得更优惠的价格。李同学在对方的诱导下,通过微信转账支付了5000元,但对方收款后立即拉黑了李同学。

防范建议:

  • 游戏交易要选择官方或正规的交易平台
  • 不要轻信低价诱惑,避免线下交易
  • 保护好游戏账号和密码,不要轻易透露给他人
  • 对于要求提前支付保证金、手续费的交易要保持警惕
06

全民反诈,共筑安全防线

面对日益猖獗的电信网络诈骗,仅靠个人防范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形成反诈合力。

  • 国际合作:加强跨国执法协作,打击跨境诈骗团伙
  • 部门联动:公安、金融等部门协同作战,形成反诈合力
  • 科技赋能: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升预警与拦截能力
  • 宣传教育:普及防骗知识,特别是针对老年人和青少年等易受害群体

电信网络诈骗的治理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作为个人,我们也要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任何看似“美好”的承诺都可能暗藏风险。让我们携手共筑安全防线,让诈骗分子无处遁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