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池水质检测:你真的了解吗?
游泳池水质检测:你真的了解吗?
炎炎夏日,游泳成为许多人消暑的好方式。然而,游泳池的水质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根据北京市卫生健康监督所的数据,许多室外游泳馆存在余氯偏低、尿素较高等问题。为了保障公共健康,各地卫生部门加强了对游泳场所的监管力度,要求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并公示结果。你知道如何判断一个泳池是否合格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游泳池水质检测的主要指标
游泳池水质检测涉及多个指标,其中最重要的包括游离性余氯、尿素含量、pH值、浑浊度等。
游离性余氯
游离性余氯是指泳池水经过加氯消毒后,水中余留的氯成分。保持一定量的游离性余氯浓度可以对游泳池水具有长效持续杀菌的能力,但当泳池水游离性余氯含量超标时,会引起游泳者皮肤敏感或一定程度的眼睛不适。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9年4月发布的《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GB37488-2019)中,游离性余氯国标的要求是0.3—1.0毫克/升。
尿素含量
泳池水中的尿素主要来源于人体的分泌物、排泄物,尤以尿和汗液中的尿素含量最多。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规定,泳池水的尿素含量应小于等于3.5毫克/升。尿素含量过高时,尿素中的氨会与水中的含氯消毒剂反应,形成氯胺类物质,对游泳者的健康造成损害。
pH值
pH值指标的卫生要求是7.0-7.8,在此范围内能保证泳池水中消毒剂的活性,使含氯消毒剂消毒效率最高。
浑浊度
反映悬浮在水中的微小粒子和固体总量的参数,采用测量这些悬浮微粒对光的散射和吸收来计量。泳池池水浑浊度应≤1NTU。
如何判断泳池水质是否合格
专业检测
专业机构会定期对游泳池水质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上述提到的游离性余氯、尿素、pH值、浑浊度等指标,以及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微生物指标。这些检测结果通常会在游泳场所公示,消费者可以查看最新的水质检测报告。
自我判断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可以通过“察、看、闻、感”四招来初步判断泳池水质:
察:查看入口醒目位置是否有卫生状况公示栏,上面内容包括游泳场所卫生许可证、卫生信誉度等级(共有A、B、C三个等级,分别表示卫生状况优秀、良好、合格)、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水质检测结果等信息。
看:看泳池,池水应清澈透明,无漂浮物,池底无沉淀物,看水底泳道,如果看得越远,说明泳池的清澈程度越好。
闻:水的味道,无难闻刺鼻异味。
感:游泳时,身体皮肤、眼睛和口腔无刺激感。
实用建议
选择游泳场所
- 优先选择卫生信誉等级较高的游泳池,如A级或B级。
- 注意观察泳池的卫生状况,包括更衣室、淋浴间等配套设施是否清洁。
- 选择人流量适中的时段游泳,避免高峰期。
个人防护
- 游泳前后进行充分淋浴,使用泳池提供的淋浴设施。
- 游泳时佩戴泳镜、泳帽,尽量避免吞咽池水。
- 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是否下水,如有感冒发热、皮肤感染等症状应避免游泳。
通过了解游泳池水质检测的相关知识,我们不仅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还能督促游泳场所提高卫生管理水平。在享受游泳乐趣的同时,也要时刻关注水质安全,让每一次游泳都成为愉快而健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