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实:水中人参的养生之道
芡实:水中人参的养生之道
芡实,又名鸡头米,是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被誉为“水中人参”。芡实不仅在中医临床上广泛应用,也是日常养生的佳品。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芡实的功效、食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芡实的功效与作用
芡实的主要功效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益肾固精:芡实甘涩收敛,能益肾固精,适用于肾虚不固之遗精、滑精等症。常与金樱子同用,如水陆二仙丹;也可以与莲子、莲须、牡蛎等药物配合,如金锁固精丸。
健脾止泻:芡实既能健脾除湿,又能收敛止泻,用于脾虚湿盛,久泻不愈之症。常与白术、茯苓、扁豆等健脾药物同用。
除湿止带:芡实有很好的止带作用,用于治疗湿热带下,可与清热利湿之黄柏、车前子等药物配伍;治疗脾肾两虚治带下,可与补肾益脾的党参、白术等药物配伍。
芡实的食用方法
芡实的食用方法多样,既可以作为药物使用,也可以作为食物食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食用方法:
芡实粥:将芡实与粳米按一定比例煮成粥,可加入适量红糖调味。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腹胀便溏、食少久泄等人群。
芡实糕:将芡实粉与面粉混合,加入适量糖和水,蒸制成糕。适合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的人群食用。
芡实炖奶:将泡发后的芡实与其他食材一起放入电炖壶中,按煮粥程序烹饪片刻,最后加入牛奶和冰糖调味。这种方法不但简便快捷,而且口感醇香,甘甜可口。
芡实粉:将芡实打成粉,可直接冲调饮用,也可与其他食材混合制作各种点心。
芡实的食用注意事项
虽然芡实营养价值高,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食用:
禁忌人群:大小便不利者、食滞不化者、外感前后、疟痢疳痔、气郁痞胀、产后等人群禁服或慎服。
食用量:建议每天的芡实摄入量不超过30粒左右,且食用前应确保芡实煮熟煮糯,以免影响消化吸收。
挑选与储存:应选择颗粒饱满、无碎屑、表面呈紫红色的芡实,储存时要避免潮湿,防止虫蛀。
特殊人群:儿童和青少年不宜食用,防止出现性早熟;本身肝火旺盛、上火比较严重的人群也不适合用芡实;胃肠道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群禁止服用芡实,因为芡实富含淀粉、纤维素等成分不容易消化。
芡实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食材,在日常养生中具有重要价值。但食用时需根据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合理搭配和摄入,才能充分发挥其养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