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大盘鸡:从公路边的创新到产业化发展的“金名片”
沙湾大盘鸡:从公路边的创新到产业化发展的“金名片”
“老板,来一份大盘鸡!”随着一声吆喝,新疆沙湾市一家家大盘鸡店里飘出诱人的香气。这道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公路美食,如今已成为沙湾市的“金名片”,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更成为了新疆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
从公路边的创新到新疆名菜
沙湾大盘鸡的故事,要从312国道说起。上世纪80年代,新疆公路运输繁忙,每天都有大量货车司机经过沙湾。为了满足这些长途司机的需求,当地饭馆开始尝试用整只鸡炒制,再配上土豆、辣椒等食材,最后用一个超大的搪瓷盘盛装上桌。这种份量十足、味道鲜美的大盘鸡很快就在司机们的口口相传中声名远扬。
据沙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统计,目前全市共有1000多家大盘鸡餐饮经营户,每到旅游旺季,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游客慕名而来,只为品尝这道地道的新疆美食。
产业化发展:从“小作坊”到“大产业”
为了保证大盘鸡的品质,沙湾市大力发展本地食材供应链。目前,全市共有17家大盘鸡养殖基地,年养殖规模达200万只。同时,沙湾市还积极推动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工作,安集海辣椒、博尔通古土豆等主要食材均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2023年,沙湾市发布了《沙湾大盘鸡烹饪技术规范》《沙湾大盘鸡餐饮服务规范》两项团体标准,推动大盘鸡产业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同时,当地还成立了沙湾大盘鸡协会,通过行业力量引导打造沙湾大盘鸡集体商标直营店、特许授权加盟店。
经济效益:带动就业增收的“金饭碗”
沙湾大盘鸡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就业,也促进了农民增收。据统计,每份大盘鸡的售价在120-130元之间,价格近10年未变。虽然价格稳定,但销量持续增长,许多大盘鸡店老板都表示“生意一年比一年好”。
养殖基地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每月出栏量达到5000只。西戈壁镇金沟河畔山中的沙湾市西博尔养殖合作社负责人马建兴说:“散养6个月,4.5公斤重,就符合标准了。”这种“订单养殖+餐饮店直购”的模式,既让养殖户养得放心,也让土鸡原料供应有了保障。
文化传承:从餐桌到舞台
沙湾市不仅注重大盘鸡的产业发展,更致力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每年举办的“大盘美食文化旅游节”吸引了大量游客。在2023年的旅游节开幕式上,还展出了26米长的《非遗沙湾大盘鸡烹饪技艺》桑皮纸长卷绘画作品,生动展现了沙湾大盘鸡的历史渊源和烹饪记忆。
沙湾市文化旅游宣传大使、新疆润疆国画院院长魏宝山表示:“希望通过中华优秀传统书画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沙湾美食文化,走进沙湾,共同品尝舌尖上的大盘诱惑。”
展望未来:从“地方特色”到“国家品牌”
目前,沙湾市正在积极申请“沙湾大盘鸡”地理标志保护,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同时,当地还计划打造集养殖、种植、深加工等多个行业为一体的大盘鸡产业新方阵,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发展之路,让沙湾大盘鸡这张“金名片”更加闪亮。
从一道简单的公路边美食,到如今的产业化发展,沙湾大盘鸡不仅是一道菜,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新疆人民的热情好客,展现了中国西部地区的独特魅力。随着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运营的推进,沙湾大盘鸡必将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其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