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自然保护区:绿色家园的守护者
梧州自然保护区:绿色家园的守护者
梧州市,这座被誉为“岭南古郡”的千年古城,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更以其独特的自然生态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近年来,梧州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大力推进城乡绿化提升,增加绿地面积、提升城区绿化品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秉承绿色发展的大主题,从城市到乡村,梧州正描绘出一幅绿色生态新图景,用实际行动印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自然保护区体系:守护生态的绿色屏障
梧州市现有10个自然保护地,其中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4个,自治区级湿地公园2个,自治区级森林公园3个,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1个。这些自然保护地如同一颗颗绿色明珠,镶嵌在梧州的山水之间,共同守护着这片土地的生态平衡。
梧州市自然保护区体系的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保护网络。这些保护区涵盖了森林、湿地、河流等多种生态系统,保护对象包括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自然遗迹和自然景观等。其中,大桂山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梧州市最具代表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主要保护对象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鳄蜥及其栖息地。该保护区成立于2005年,是中国唯一以鳄蜥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全球最大的鳄蜥人工繁育基地。
生态保护成效: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梧州市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梧州市森林覆盖率高达75.05%,连续24年位居广西首位。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连续3年位居全国前列,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自然保护区体系的有力支撑。
以苍梧县六堡镇为例,该镇依托六堡茶产业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成功创建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镇。六堡镇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6%,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保持在100%,成为梧州市生态建设的典范。六堡镇大中村更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每年吸引数十万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梧州市的自然保护区体系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更为当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以六堡茶产业为例,2022年梧州市六堡茶产量达3万吨,综合产值达16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六堡茶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自然保护区体系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未来展望:打造西江生态旅游带龙头城市
梧州市正以打造西江生态旅游带龙头城市为目标,积极探索生态与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梧州市计划依托自然保护区体系,打造一批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和特色旅游产品,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梧州市还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加强生态治理合作,共建珠江—西江生态廊道。通过打造“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文旅融合、水陆联动文化旅游带,梧州市正努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联通西南地区的旅游集散“首站”。
梧州市的自然保护区体系,不仅是守护生态的绿色屏障,更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梧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梧州市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必将为建设美丽梧州、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