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宋朝夜生活大PK,谁更精彩?
唐朝宋朝夜生活大PK,谁更精彩?
唐朝和宋朝,哪个朝代的夜生活更精彩?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要从宵禁制度说起。
唐朝:宵禁下的夜生活
唐朝实行严格的宵禁制度。据《旧唐书》记载,长安城的各个街道,每到早晨和黄昏,便有官吏在街上敲锣警醒,呼喊街上百姓回到家中。鼓声不仅是长安城门和皇宫宫门开启和封闭的信号,也是百官进入城门上朝的闹钟。因此白天的长安主干道车水马龙,繁荣至极,到了夜晚却成了“六街鼓歇行人绝”的清冷景象。
然而,宵禁制度也并非完全严格执行。由于唐朝商业繁荣,许多百姓夜间偷偷在大街上设铺开户。同时,宵禁制主要针对的是长安的主干道,东西两街是长安城的商业中心区,除去东西二街,还有一百多坊的居民区,每个坊间也有自己配套的商业设施。如酒楼,胭脂铺,裁缝铺等。到了夜间,坊市关门,坊内的夜禁并不严格。
唐代中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员涌入长安,人口的增加促进商业的繁荣。这些原因都让宵禁制度有所松动。夜市的雏形“鬼市”开始出现。据《全唐诗》记载:“长安秋夜,有人闻鬼吟,又有和者。相传务本门是鬼市,或风雨晦冥,皆闻其喧聚之声焉。”这些“鬼市”多出现在风雨暗晦的夜间,在有月亮的夜晚,还有人在“鬼市”上赏月吟诗。
然而,唐朝的夜生活仍然存在明显的阶层差异。贵族阶层的夜生活以梨园诗赋为主,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所写:“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而普通百姓的夜生活则相对贫乏,正如李白所写:“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更多时候只能在家中自娱自乐。
宋朝:取消宵禁后的繁华夜市
到了宋朝,宵禁制度被取消,夜生活迎来了空前的繁荣。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整个汴京城的店家几乎不休息,路边美食、戏曲说书应有尽有。
宋朝的夜市商品种类繁多,从衣服、首饰到香料、水果应有尽有。小吃更是根据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更换种类,夏天卖生淹水木瓜、绿豆冰,冬天卖旋炙猪肉皮、煎夹子,真正做到了按需供货。
除了商业夜市,宋朝还兴起了文化娱乐夜市。大型酒楼茶坊会在夜间举办音乐会和演唱会,杂剧表演的场地由很多栏杆围起来,最大的瓦舍可以同时容纳数千人。小型的瓦舍加起来也会有几十座。这些勾栏每天为百姓演出杂剧、傀儡剧、皮影戏和杂技等。
宋朝的夜市还会举办庙会,庙会的商业街道上出卖日用品、书籍、书画和笔墨等,商品呈现多元化,和现今旅游礼品购买区域相似。香客们纷至沓来,艺人们赶来献艺,商贩们设置流动摊位,南北货物齐聚一堂。庙会每个月都会举办,并且主题各异,百姓们就像过节一样逛庙会。
谁的夜生活更精彩?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宋朝的夜生活无论在规模、内容还是参与度上都远超唐朝。取消宵禁后,夜生活不再局限于坊内,而是扩展到了全城范围。商业、文化娱乐活动的繁荣,使得宋朝的夜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当然,唐朝的夜生活也有其独特魅力,如贵族阶层的诗赋雅集等。但总体而言,宋朝的夜生活无疑更加精彩,也更具有普遍性,让更多的普通百姓能够享受到夜生活的乐趣。
所以,如果要问唐朝和宋朝哪个朝代的夜生活更精彩,答案无疑是宋朝。这个取消了宵禁的朝代,让古人的夜生活真正丰富多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