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快慢真的会影响你的寿命吗?
心跳快慢真的会影响你的寿命吗?
心跳的快慢竟然可能影响到我们的寿命?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结论,已经得到了科学研究的证实。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主任医师李劼慧的研究显示,心跳过快可能会缩短预期寿命,每多一次心跳,预期寿命可能缩短4个月左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陈清勇也指出,通过调节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降低心率,从而延长寿命。
心跳快慢与寿命的关系
2024年8月,《科学报告》期刊发表的一项研究揭示了静息心率与寿命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静息心率与寿命呈反向关系,5年内静息心率每增加10次/分钟,死亡风险增加20%。这一发现得到了多个研究的证实:
- 在法国的7976人研究中,静息心率超过90次/分的参与者平均寿命为70岁,而静息心率低于60次/分的参与者平均寿命高达79.3岁,相差9年。
- 英国的1226人研究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证实了静息心率与寿命之间的反向关系。
- 美国的7300人研究则显示,8年内静息心率每增加10次/分钟,男性死亡风险增加13%,女性死亡风险增加9%。
什么是正常的心率?
正常成年人的心率范围是每分钟60至100次,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心跳处于每分钟50-80次范围内最为健康。如果每分钟心跳总是超过80次,就属于偏快了。与心跳50-80次/分的人相比,每分钟心跳超过80次的人更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年龄段的正常心率范围有所不同:
- 婴儿(0-1岁):约100-120次/分钟
- 学龄前儿童(2-5岁):约80-100次/分钟
- 学龄儿童(6-12岁):约75-110次/分钟
- 青少年(13-17岁):约60-90次/分钟
- 成人(18-59岁):约60-90次/分钟
- 老人(60岁以上):约50-60次/分钟
如何判断心率是否正常?
除了年龄因素外,还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心率,包括温度、身体姿势、活动状态、情绪波动、体型、荷尔蒙变化以及所服用的药物等。如果不确定自己的心率是否正常,建议前往医院的心脏专科进行检查。
心率异常的表现和危害
心率异常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心跳过速、心跳过慢和心律不齐。
- 心跳过速:指心率高于100次/分钟,常见症状包括心悸、胸部疼痛、气短、头晕等。长期心跳过速会引发心力衰竭,消耗人体一生的“心跳总额”,进而缩短寿命。
- 心跳过慢:指心率低于60次/分钟,可能导致疲劳、头晕、意识模糊、气短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引起昏厥、缺血性脑卒中甚至猝死。
- 心律不齐:指心跳缺乏规律性,可能引发心悸、胸闷、气短、头晕等症状,严重者会导致猝死。
如何调节心率?
调节心率的关键在于改善生活方式。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保持情绪稳定
情绪波动是影响心率的重要因素。遇到生气的事情时,学会深呼吸,保持冷静,可以通过听音乐、运动等方式调节情绪。
戒除刺激性食物
咖啡、茶叶、烟、酒、糖、盐等都属于“加速”心跳的食物。如果对这些食物不耐受,建议适量减少摄入。最健康的饮料就是白开水。
进行中强度运动
运动是降低心率的重要方式。一项研究显示,6周内每天进行40分钟的中强度运动,心率可以从每分钟68次降低到53次。中强度运动包括慢跑、游泳、快走、羽毛球等。
健康饮食
- 控制食物份量:使用小盘子或小碗,避免过量进食。
- 多吃果蔬:选择新鲜或冷冻果蔬,避免高糖浆罐头水果。
- 选择全谷物:至少一半的谷物摄入应为全谷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等。
- 限制不健康脂肪: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选择橄榄油、坚果等健康脂肪。
- 选择低脂蛋白质:优先选择鱼类、去皮禽肉、豆类等低脂蛋白质来源。
- 限制钠盐摄入:每天钠摄入量不超过2300毫克,最好控制在1500毫克以下。
其他建议
-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
- 戒烟限酒,减少尼古丁和酒精的摄入。
- 定期进行体检,监测心脏健康状况。
心跳的快慢不仅关系到我们的健康,更可能影响到我们的寿命。通过科学的方法调节心率,我们可以为自己的健康和长寿打下坚实的基础。记住,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调节心率的关键,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为自己的心脏健康投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