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和中世纪地图中的地球和天空
古代和中世纪地图中的地球和天空
人类对地球和宇宙的认知历程,是一部跨越千年的探索史。从古代文明的象征性描绘,到中世纪的宗教想象,再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不断深化。本文将带领读者穿越时空,通过地图这一独特视角,探索人类对地球和宇宙认知的演变历程。
古代世界:视觉与计算
中国星图是已知最早的手绘夜空图集/大英图书馆,公有领域
从最早的文明开始,人们就意识到自己世界的神秘性以及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然而,即使是在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先进文化中,他们对世界的了解也仅限于他们周围的环境,没有测量或绘制世界地图的手段。天空的面貌显示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秩序,可以作为时间和方向的基本尺度。对秩序和目的的追求导致了世界概念模型的产生--山峦或海洋等基本生活元素的图画被展示在天体、太阳和星辰的图画之下,这些图画通常与被认为统治宇宙的神灵一起展示。天空中没有地形,因此同样的追求秩序的冲动导致了想象中的星座景观的产生。
托勒密本人没有留下任何现存的地图,他的世界地图可能是在他死后 1000 多年才从他的文字中重建的/大英图书馆,公共领域
正是希腊科学首次对宇宙结构进行了合理的建模和绘制。天体每天明显的自转使希腊哲学家相信,宇宙的结构是一系列以地球为中心的球体。利用球面几何学,现在可以绘制星空图,建立一个相当于经纬度的坐标系,固定球面上的任何一点。这一技术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经验发现不谋而合,因此同样的几何测量方法也可以应用于绘制地球地图。从本质上讲,世界上的各个地方和天空中的星星被理解为相互之间有着精确的关系,是一个系统的组成部分。宇宙是一个理性的整体,能够被理解、描述和绘制,这种意识是希腊思想的特色。
中世纪:科学与宗教想象
随着罗马的衰落,西方失去了包括天文学和地理学在内的许多希腊文化知识。在政治解体的同时,一个新的帝国--西方基督帝国--正在形成,在这个帝国中,所有的知识都是以宗教或圣经的术语来定义的。诺亚三个儿子对地球的划分(《创世纪》第 9 章和第 10 章)与已知的三大洲联系在一起,将圆形世界一分为三的示意图成为中世纪的特色图像。这种类型的世界地图逐渐发展成为关于世界以及人类和上帝在世界中地位的视觉百科全书。
1265 年的世界地图/大英图书馆,公共领域
当西方基督教正在塑造一种本质上属于宗教的宇宙观时,充满活力的新信仰伊斯兰教开始将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智慧综合为自己的成熟科学。到 8 世纪,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被翻译成阿拉伯语,阿拉伯天文学家开始熟练使用星表、天球仪,尤其是星盘,这是一种既是计算器又是星图的精密仪器。阿拉伯学者还了解希腊地理学,并编制了带有坐标的世界地名录,到 12 世纪,还绘制了整个已知世界的详细区域地图。
但丁的伟大诗篇《神曲》体现了与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科学一致的宇宙观/大英图书馆,公共领域
到了 12 世纪,西方学者从阿拉伯语资料中重新发现了希腊科学,基督教思想家们在古典宇宙学中发现了完全符合他们神学的结构。托勒密的球体以地球为中心,成为一种合理的天体机制,而亚里士多德的原动力则被视为神圣的控制力量。这恰恰与基督及其天使在中世纪世界地图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形象相似。在天文学和地理学中,科学与信仰是和谐统一的,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前科学文化的宇宙图的回声,其目的是将人类置于时间、地点和永恒的计划之中。
文艺复兴:有序的空间
中世纪的世界观和宇宙观被一系列物理和知识发现所侵蚀,然后被摧毁,这些发现首先重塑了世界地图,然后重塑了宇宙模型。15 世纪初,托勒密的希腊地理学首次被译成拉丁文,在被忽视了一千年之后,重新成为欧洲知识界的主流。与宗教性的 mappa mundi 相比,其世俗的、用数学规划的世界地图具有革命性意义。然而,它的地理学本质上是罗马晚期的世界观,而这一世界观即将在大发现时代被打破。为了寻找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海上贸易路线,欧洲航海家首先环绕非洲航行,进入印度洋,然后向西横跨大西洋,在那里发现了新大陆。
随着航海家学会使用新发现的指南针导航,并绘制精确的欧洲海岸图,欧洲的制图技术已经发生了决定性的转变。利用托勒密的数学地理学和海图绘制者的经验技巧,学者们努力提炼出一种囊括新旧世界的新地图。现在,"宇宙学 "这门新科学充斥着无数书籍,但这些文艺复兴学者所理解的宇宙结构仍然是非正统的中世纪模式,地球仍然处于天球的中心。哥白尼的革命性理论,即地球和行星围绕太阳运行,并不是基于新的观测或发现,而是基于对观测到的天体运行轨迹的新的数学分析。就在麦哲伦环游新世界的 20 年后,哥白尼在知识层面上对天体进行了同样彻底的改造。第谷-布拉赫、开普勒和伽利略的发现为这一新观点提供了实证。
Henricus Martellus 绘制的世界地图: 这幅手稿地图展示了托勒密世界观如何在发现时代开始被修改。这是继巴塞洛缪-迪亚斯(Bartholomew Dias)1487-1488 年环绕开普角航行之后,第一幅显示有海路通往中国和印度的已知地图。/ 大英图书馆,公有领域
世界地图和天体地图从来不是纯粹的科学文献,在 17 世纪和 18 世纪地图印刷的伟大时代,巴洛克式或新古典主义式的艺术形式开始主导地图。随着对世界的认知,世界地图成为欧洲扩张、探索和贸易的庆典。一幅普通的海洋和海岸地图是不够的:它必须用国王、船只、民族和城市的图画来点缀,而且这些图画必须与古典神话中的地、气、火和水之神的形象一起展示。
巴洛克时代的装饰性世界地图与早期的愿望有着明确的呼应,即既要展示世界,又要展示控制世界的力量。除了地图本身的技术性制图语言外,一种戏剧性的视觉语言也得到了发展,因此世界地图就像一个世界剧场。
Atlas Coelestis 可能是迄今为止出版的最华丽的天体地图集。他利用荷兰艺术家和雕刻家的技艺绘制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天象图。在他的哥白尼宇宙体系中,光芒四射的光带与太阳作为阿波罗的古典形象相呼应。/ 大英图书馆,公有领域
就星图而言,地图本身成为了艺术发展的载体。星座最初只是一种记忆工具:它们是一种图案,其目的是为广袤的天空赋予形状和秩序。但在巴洛克和新古典主义艺术家的手中,它们的形式变得越来越精致和雕塑化,其动机也不再是科学,而是艺术:确认与古典古代艺术的连续性。作为公共艺术的宇宙学在大型、优雅的地球仪中达到了顶峰,这些地球仪是地球和天空的孪生模型,被用来装饰贵族和学者的图书馆。18 世纪,极具理性的宇宙模型--显示太阳系运动的机械奥里里--也加入了这一行列。在这个理性的时代,钟表和钟表匠成为科学家和神学家最喜爱的隐喻,象征着宇宙及其创造者的有序机制。
现代视野
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科学知识和技术的进步再次重塑了我们对世界和宇宙的认识。18 世纪末,越来越强大的望远镜提出了有关宇宙结构的新问题。传统的星图绘制了天球的二维图,但恒星在整个空间的大范围分布是怎样的呢?随着星系性质的揭示,宇宙的尺度开始扩大,直到 20 世纪都无法测量。
就世界地图而言,测量信息的积累需要越来越科学的制图方法来处理。地图本身变得朴素,不再使用传统的视觉语言。与此同时,地图作为一种概念模型,发展出一种新的作用,成为绘制专题信息的框架。
有关人口、自然历史、宗教、贸易、气候和其他许多主题的数据都可以通过在世界地图上展示来呈现。这种方法可以用来绘制人类肉眼永远无法看到的世界:地球地质或海底。
我们这一代人是第一代把地球看成一个在太空中盘旋的球体的人,这是在地球被希腊几何学测量为球体两千年之后。现在,我们的视线穿越数十亿光年的太空,却依然发现不到极限。我们还知道,光的传播速度是有限的,因此我们的视线可以穿越数十亿年的时间,回到已经不复存在的宇宙形态。我们绘制和测量环境的技术日益精湛,但其动机仍然是寻求秩序与和谐,而早期文明正是从他们的宇宙地图中寻求秩序与和谐的。
本文节选自 大英图书馆展览手册《大地与苍穹:地图绘制者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