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中关村科技园:AI创新应用赋能东盟科技合作
南宁·中关村科技园:AI创新应用赋能东盟科技合作
在广西南宁,一家科技企业正在用人工智能改变传统农业。捷佳润科技集团开发的“土谛AI”平台,让一个人管理上万亩农场成为可能。这个基于人工智能的农业管理系统,不仅能够提供历史气象数据、土壤参数等关键信息,还能进行经营风险分析,为农业生产者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这一创新应用正是来自南宁·中关村科技园,一个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科技园区。作为面向东盟的科技门户,南宁·中关村科技园不仅在智慧农业领域取得突破,更在多个产业领域展现出强劲的科技创新实力。
政策支持: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南宁市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根据《2025年自治区新型工业化领域资金(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应用项目)的通知》,南宁市将重点支持智能软硬件、智能机器人、智能运载工具等领域的创新产品开发,以及传统产业的智能化升级改造。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将给予一次性财政无偿补助50万元。
此外,南宁市政府还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提供融资支持等方式,全方位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应用。这些政策为南宁·中关村科技园的AI创新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际合作:构建面向东盟的科技桥梁
南宁·中关村科技园充分发挥南宁作为东盟门户枢纽的作用,积极推动与东盟国家的科技合作。第八届南宁·中关村生态大会上,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化项目负责人、南宁·中关村生态合作伙伴等300多位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区域科技创新合作。
园区还成立了多个国际合作平台,如中关村信息谷(新加坡)海外创新交流服务中心,推动人才、技术、金融等创新资源在新加坡与中关村信息谷之间双向流动。这些举措不仅促进了园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也为东盟国家提供了优质的科技创新成果。
产业布局:打造全产业链创新生态
南宁·中关村科技园不仅在智慧农业领域取得突破,更在大健康产业、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全面布局。园区计划打造南宁高新区大健康产业园,将广西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优势、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同时,园区还成立了中关村大健康产学研联合体,整合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的优质资源,推动大健康领域的产学研资源实现高效流动。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园区的科技创新实力,也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人才支撑:培育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南宁市通过多项措施加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引进。例如,南宁高新区制定印发《南宁高新区关于开展人才企业走访调研“三送三解三增”活动的工作方案》,充分利用南宁·东盟人才交流活动月等平台,靶向引育各类高精尖缺特人才。
据统计,2023年南宁·东盟人才交流活动月主会场成功签约2项重大人才项目,分会场签约项目4个,其中引进1名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这些人才的加入为南宁·中关村科技园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南宁·中关村科技园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正在成为面向东盟的科技创新中心。未来,这里将集聚更多的创新资源和高端人才,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