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兆平教你春节吃喝玩乐不伤身
刘兆平教你春节吃喝玩乐不伤身
春节假期临近,聚会聚餐增多。如何在新春佳节吃得健康、吃得安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刘兆平给出五点建议。
三餐要规律,避免暴饮暴食
春节期间,很多人容易打破日常的饮食规律,要么大吃大喝,要么饥一顿饱一顿。刘兆平提醒,特别注意不能暴饮暴食。外出游玩时要适量准备一些坚果、水果、饼干等小食品,如果错过饭点可以先吃一点,不要一直饿着。
如果吃得过饱,消化不好,可以选择喝一些自己喜欢的茶,或者吃少量山楂,也可以在饭后半小时之后进行适量运动,这些都能起到助消化或者是解油腻的效果。
荤素要搭配,保证营养均衡
家里过年一般菜品很丰盛,往往以鸡鸭鱼肉、海鲜为主,蔬菜水果相对较少。因此,建议大家每天合理搭配,饮食多样化,尽可能保证每天摄入足量的蔬菜和水果。
具体来说,每顿饭尽量吃200~250克蔬菜。春节期间,饭菜通常肉多菜少,可以自己动手做几道蔬菜,外出就餐时可以选择素菜占2/3,荤菜占1/3。如果菜点得少,可以再点一些青菜,或事先补充膳食纤维,减少对高能食物的需求。
零食要适量,选择低热量选项
过年都讲究甜甜蜜蜜,家里一般都会有糖果、巧克力这些零食,这些零食热量比较高,所以一定要少吃。可以选择低能量的水果、酸奶,尤其是无糖酸奶和圣女果,既能解馋又不会增加过多热量。
饮酒要节制,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如果服用了抗生素这些药物,一定不要饮酒。饮酒时,最好控制在每天男性25克、女性15克以内。喝酒前吃点主食或蔬菜,有助于减缓酒精吸收。
食物要卫生,注意储存和加热
在家做饭时一定要保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有的家庭在酒店订购一些年夜饭套餐在家吃,在收货的时候要仔细检查,确保外包装上的封签完好无损,同时套餐里面的每一个菜的包装是密闭的、完整的。另外,剩菜剩饭也要及时地放到冷藏或冷冻的条件下保存,再次食用时一定要彻底加热。
除了以上五点建议,还有一些具体的饮食注意事项:
每顿饭先吃蔬菜,再吃肉和主食。蔬菜的热量低,膳食纤维丰富,能增强饱腹感。尤其是叶菜和瓜茄类蔬菜,它们热量最低,建议优先食用。
油腻菜少吃,尽量蒸、拌。节日期间常见煎炸和过油的菜肴,建议尽量避免。比如可以用清蒸代替红烧鱼,排骨汤代替糖醋排骨。将炒菜改为拌菜或蒸菜,蒸菜时可撒少许玉米粉或小麦粉,减少油脂使用。
多吃禽肉和水产,少吃畜肉。畜肉脂肪含量较高,过多食用不仅容易导致肥胖,还增加糖尿病等风险。春节期间可以优先选择禽肉(如鸡肉、鸭肉)和水产(如鱼、虾)。食用禽肉时要去皮,减少脂肪摄入。
主食粗细搭配,增加膳食纤维。春节期间,不妨尝试一些健康的新主食。燕麦、荞麦、小米、玉米、地瓜、山药等都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帮助消化、增强饱腹感。
酒水优选白开水,饮酒应限量。节日期间,甜饮料常常是聚会的主角。但这些饮料糖分高,喝一瓶500毫升的甜饮料就相当于摄入11块方糖。过量糖分不仅容易引发肥胖,还会影响血糖控制。因此,选择白开水、茶水或无糖柠檬水是更健康的选择。
细嚼慢咽,专注用餐。细嚼慢咽能帮助消化,并避免摄入过量食物。胃中的饱腹信号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传递到大脑,如果吃得太快,很容易就吃得过多。此外,吃饭时要专心,避免看电视、玩手机等干扰,这样能更好地感受到饱腹感,控制食量。
以上建议不仅适用于春节期间,也适用于平时,想想胖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必定需要一口一口控制着少摄入点能量,要吃饱还要吃得美味,那就要在做菜、点菜、吃菜的细节上稍微花点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