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松阳模式:古村落保护的“中国样本”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松阳模式:古村落保护的“中国样本”

引用
腾讯
6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12A02L4Y00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024904
3.
http://www.songyang.gov.cn/art/2024/8/28/art_1229361215_59000144.html
4.
http://www.news.cn/20241012/fbc64ff310a241c58a94ca37d2341714/c.html
5.
http://www.news.cn/20241012/7011175a7f1344d4b30c4e121ea7300f/c.html
6.
https://m.tuituisoft.com/blog/33111.html
01

华东最后的秘境:松阳古村落的前世今生

在浙南群山之中,藏着一座被誉为“古典中国县域标本”的古城——松阳。这里建县于东汉建安四年(199年),1800多年来,78个中国传统村落如同颗颗明珠散落在绿水青山间,保存着最地道的中国乡村记忆。

02

“三乡人”共治:唤醒沉睡的古村

松庄村,这个有着近600年历史的高山傍水式古村落,曾经因为配套设施缺乏,原住民纷纷外出打工,几乎湮没在岁月中。2016年,松庄村开始探索“三乡人”共治模式,通过汇聚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的力量,为古村落注入新的生机。

上海创业者孙迎盈是最早来到松庄的“新乡人”。她在这里打造了“桃野”高端民宿,不仅为村庄带来了客流,还通过设计桃子IP、开发文创产品等方式,提升了当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客商和归乡人加入到村庄建设中来。2023年,松庄村集体总收入达到103.8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50.1万元,分别比2017年增长了3.3倍和1.2倍。

03

“拯救老屋”:让古建筑重获新生

被誉为“江南布达拉宫”的杨家堂村,始建于1655年,村内20多幢古民居沿着山势排列,黄墙黛瓦,错落有致。然而,岁月的侵蚀让这些珍贵的文物建筑变得破败不堪,成为名副其实的“危房”。

2016年,松阳县被确定为“拯救老屋行动”整县推进试点县。项目对传统村落内私人产权文物建筑进行修缮,修缮费用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补贴50%,县政府补贴20%-30%,剩余部分由村民自筹。这种模式不仅有效保护了文物建筑,还充分考虑了后期利用,植入了现代化设施,改善了居住环境。

04

多元业态:古村落的新生之路

海拔850米的陈家铺村,是一个被梯田、树林环绕的悬崖村落。2014年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后,这个曾经的“空心村”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2016年,被誉为“全球十大最美书店”之一的先锋书店落户陈家铺,命名为“陈家铺平民书局”。书店的入驻为村庄带来了大量游客,当年国庆假期游客就超过万人,现在每年营业额稳定在200余万元。随后,1亿多元的工商资本注入古村,飞茑集、云夕MO+、云影心谷等一批高品质精品民宿相继落地。村里还植入了文创基地、乡愁食堂、茶文化空间等多元业态,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消费体验。

如今的陈家铺村,不仅保留了原始的风貌,更焕发出新的活力。过去几年,村里新增就业岗位100余个,人均年增收1万余元,50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的妇女全部实现了在村就业。曾经破败的“空心村”变成了令人向往的宜居乡村。

05

松阳模式: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本

松阳模式的成功,不仅在于保护了古村落的风貌,更在于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通过“三乡人”共治、“拯救老屋”行动和多元业态发展,松阳不仅保护了传统文化,更让古村落焕发了新的生机。

这种模式得到了广泛认可。松阳作为全国唯一的县级代表团参加了首届联合国人居大会,“拯救老屋行动”被列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松阳模式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古村落保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展现了中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