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档案揭示731部队冻伤实验更多细节
新档案揭示731部队冻伤实验更多细节
近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披露了一批新档案,进一步揭示了731部队在哈尔滨市平房区进行的冻伤实验细节。这些实验极其残忍,受害者被暴露在极寒环境中以测试人体对寒冷的耐受极限。通过这些新发现的证据,我们得以更全面地了解那段黑暗历史,并提醒世人铭记过去,珍惜和平。
新档案揭示更多细节
2024年9月,日本学者松野诚也向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披露了一份重要档案——《陆军高等文官名簿 陆军书记官 陆军技师》。这份由日本陆军复员课在1945年编制完成的档案,详细记载了从1944年2月至1945年8月期间,日本细菌战部队中“技师”的基本资料,总计100人。其中,731部队有57名技师,100部队有16人,1644部队有11名,9420部队有9名,1855部队有7名。
“技师”是指从事专门技术职业者,是享受高等官待遇的技术官员和核心研究力量,被编入陆军军属序列,多担任各研究部门负责人,主要从事各种细菌实验和医学研究。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研究人员金士成介绍,初步研究发现,731部队对技师从事人体实验具有一套严格的评价和考核制度。在这些技师的表格上,标有“优秀”“良好”等红色字样。“冻伤班班长吉村寿人拥有4个‘优秀’、1个‘良好’,可见他从事的冻伤实验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他说。
特别展览呈现历史真相
2024年12月,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推出“侵华日军细菌战珍贵文物及史料特别展”,集中展出近年来搜集的具有代表性的档案、史料、文物和文献出版物,总计2082件。展览包括20世纪20至40年代日本出版的多种医学杂志,总计347卷,以及近年来征集与社会捐赠的文物,总计616件。
展览中展示了20世纪20至40年代日本出版的多种医学杂志,总计347卷。《军医团杂志》是近代日本军事医药学杂志之一。经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与黑龙江外国语学院联合整理与研究,发现了731部队核心成员石井四郎、北野政次等撰写的医学论文,总计42篇。该馆研究人员金士成说,这些战时出版的医学杂志记载了大量731部队成员发表的所谓“科研成果”,涉及炭疽、鼠疫等多种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表明日本战时医科大学、陆军医院及科研机构同731部队存在业务往来与人员互动,揭露了日本医学界服务侵华战争的本质。
731部队的历史真相
731部队是旧日本帝国陆军关东军防疫给水部本部的通称号。该单位由石井四郎所领导,因此也称之为“石井部队”。731部队的正式编号是关东军满洲第691部队(关东军防疫给水部)下之满洲第731部队(防疫给水部本部),声称“研究内容对外宣传主要以研究防治疾病与饮水净化为主”,但其实该部队使用活体中国人、苏联人和朝鲜人进行生物武器与化学武器等惨无人道的实验。731部队把基地建在中国东北哈尔滨平房区,这一区域当时是日本控制下的满洲国的一部分。部队成员川岛清在伯力审判上亲口供认,731部队将活人用作细菌试验,杀害了至少3000人。一些研究者认为至少10,000名中国人、苏联人、朝鲜人和同盟国战俘在731部队的试验中被害。
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这些新披露的档案和展览,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关于731部队罪行的证据。它们不仅揭示了731部队的组织结构和人员构成,还展示了其进行人体实验的具体细节和“科研成果”。这些证据进一步证实了731部队在侵华战争期间犯下的严重战争罪行和反人类罪行。
铭记这段历史,不仅是对受害者的尊重,更是为了警示后人,防止类似悲剧再次发生。正如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所说,这些档案和展览是深化日本细菌部队体系研究的重要证据,对于全面揭示日本细菌战罪行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中日联合揭露日本细菌战罪行的一次尝试,未来可以团结更多和平力量,共同揭露日本细菌战暴行,铭记历史,捍卫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