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旅游新宠:中山桥&省博
兰州旅游新宠:中山桥&省博
兰州,这座黄河之滨的城市,拥有众多令人流连忘返的美景。其中,被誉为“天下黄河第一桥”的中山桥和收藏丰富文物的甘肃省博物馆,是游客必打卡的两大景点。这两个景点不仅代表了兰州的历史文化,更是游客们不容错过的打卡圣地。
中山桥:百年铁桥见证兰州发展
中山桥,又称兰州黄河铁桥,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白塔山下的滨河路中段。这座桥始建于1908年,是黄河上的第一座永久性桥梁,被誉为“天下黄河第一桥”。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桥梁被命名为“中山桥”。
中山桥的建设过程充满了传奇色彩。它由美国桥梁公司设计,德国泰来洋行承建,采用中国工匠施工的合作模式。桥长233.5米,总宽8.36米,为四墩五孔设计,每孔跨径45.9米。上部结构为梯形穿式钢桁架,每一跨都是超静定结构组成桁架体系,由竖向钢架划分成五个长方形。
这座桥不仅是工程技术的杰作,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在民国时期,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这座桥被命名为“中山桥”。这一命名,不仅是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更是对那个时代革命精神的传承。
中山桥的周边景点众多,包括黄河母亲雕塑、水车博览园、白塔山等。站在桥上,可以欣赏到黄河的壮丽景色,感受到桥下滔滔河水的力量。这种力量与桥梁的坚固形成鲜明的对比,仿佛在诉说:无论历史如何变迁,这座桥都将屹立不倒。
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珍品展现丝路文明
甘肃省博物馆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西路3号,馆藏一级文物687件(组),其中16件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国宝级文物。这些文物出土于甘肃省境内,承载着甘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甘肃在多元一体的中国古代文明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的绝佳“代言”。
博物馆的特色展品包括:
- 铜奔马:东汉时期文物,1969年出土于武威市雷台墓。马作奔腾状,三足腾空,右后蹄踏一展翅飞翔的飞鸟。1983年被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2002年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 鲵鱼纹彩陶瓶:仰韶文化石岭下类型(距今5500-5000年),1973年出土于甘谷县西坪。器腹一侧正中用黑彩绘一只弯躯折尾的鲵鱼,头部细节刻画颇似人脸,双臂、手指等亦具有人格化特点,或许具有人神合一的意味。这件文物是甘肃省博物馆馆藏众多彩陶中唯一一件国宝级文物。
- 《仪礼》简:西汉时期文物,1959年出土于武威磨嘴子。分木质和竹质两种,共496枚,编为甲、乙、丙三本。该简册保存基本完好,与传世的郑玄注本不同,应是目前所见《仪礼》的最古写本,在版本校勘上有很高的价值。
- 彩绘木轺车:西汉时期文物,1969年出土于武威磨嘴子。轺车由舆车、伞盖、御奴和马组成,是迄今为止发现最大的汉代木雕作品,也是现存汉代木轺车马保存较为完好的一件。
- 高善穆石造像塔: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酒泉市。宝盖、相轮、塔颈、塔肩、塔基一应俱全,底部有榫头。宝盖顶端中间刻北斗七星,塔腹阴刻《增一阿含经·结禁品》的前半部分及发愿文,有承玄元年(公元428年)纪年。
甘肃省博物馆的参观攻略:
-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 门票:免费,但需要提前预约
- 建议参观时间:2-3小时
- 参观路线:建议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参观,从一楼的新石器时代展品开始,依次向上参观汉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的文物
合理安排游览时间
中山桥和甘肃省博物馆相距不远,可以一起安排游览。建议先参观中山桥,感受其历史沧桑;再到甘肃省博物馆,深入了解甘肃丰富的历史文化。两个景点的游览时间大约需要3-4小时,其中中山桥建议游玩1小时,甘肃省博物馆建议参观2-3小时。
这两个景点不仅代表了兰州的历史文化,更是游客们不容错过的打卡圣地。快来兰州,开启你的精彩旅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