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中年干部如何持续鼓足干劲?
基层中年干部如何持续鼓足干劲?
基层中年干部作为单位的“中流砥柱”,其工作状态和精神面貌直接影响着单位的发展和效率。然而,当前不少基层中年干部面临着“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心态,容易产生“躺平”情绪。如何激发这部分干部的工作热情,让他们持续鼓足干劲,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状与挑战:基层中年干部的困境
基层中年干部普遍面临着多重压力和挑战。一方面,他们需要处理繁杂的日常工作,另一方面,频繁的调研、检查等任务也给他们带来了额外负担。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山里乡党委副书记杨帆就曾表示,以前一些调研活动流于形式,不仅未能取得实效,还给基层干部增加了负担。
此外,部分基层干部由于文化水平、知识结构的限制,在撰写调研报告时感到力不从心,这也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永昌镇党委书记孙浩就提到,部分基层干部受限于文化水平、知识结构等原因,并不能撰写出高质量的调研文章,反而增加了基层干部负担。
破解之道:激发工作热情的具体方法
针对基层中年干部的工作困境,各地积极探索有效解决方案。其中,减轻基层负担、规范调研活动成为重要突破口。饶河县制定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对调研工作做出明确规定,要求调研和包联活动要围绕重大改革、重要政策制定和群众身边的难题开展,为调研“画了框”;要求要检查问题、研究问题,提出指导意见,给调研实效“定了调”。
同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将调研成果与干部选拔任用挂钩,也是激发工作热情的有效手段。富阳区推行“调研一件事”工作机制,区管以上领导干部每人每年牵头一个课题开展调研,其他党员干部每人每年认领一件民生实事。富阳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调研一件事”工作机制搭配“基层评、群众评、数智评”的“三位一体”评价体系,客观公正评价党员干部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情况,并将其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等重要依据。
此外,强化问题导向,让干部真正沉下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是重要一环。金昌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调研前加强了与发展改革、自然资源、商务、生态环境和交通运输等部门的沟通,列出各方关注的重点问题。在垃圾分类调研时,调研组坚持问题导向,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政策支持与未来展望
中央高度重视基层减负工作,中办、国办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着力健全长效机制。各地积极响应创新举措,如湖南推行“无扰督查”系统,上海开发AI社工应用程序等,通过技术手段提升工作效率。
江苏省更是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如《全链条推动全省重大项目加快开工实施的若干措施》,通过重大项目带动经济发展。同时,江苏还注重优化营商环境,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等文件,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基层中年干部是推动地方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持续深化拓展“根本的变 化”,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严格执行相关规定,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进一步激发基层的干事热情和治理活力,定能创造更多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的实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