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寿县龙潭村:生态治理的生动实践
汉寿县龙潭村:生态治理的生动实践
湖南省汉寿县龙潭村的生态治理工作,是当地推进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汉寿县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构建了“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综合治理”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健全预防保护体制
汉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建立了由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生态环境部门牵头、相关部门联动、社会各界参与的工作体系。制定并发布了《汉寿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汉寿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方案》等文件,明确了工作目标和责任分工。
在项目审批方面,汉寿县严把准入关,对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新改扩建项目一律否决。自2021年以来,未审批任何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彰显了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决心。
因地制宜管控风险
汉寿县根据耕地污染程度,调整农用地利用方式和农作物种植结构,连续4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均超过省市下达指标任务。同时,加强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完成疑似污染地块企业土壤环境状况调查,实现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
深入推进修复治理
汉寿县部分乡镇土壤金矿资源丰富,但历史遗留的金矿开采活动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为此,汉寿县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自2017年以来,土壤污染治理项目累计获得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近5288万元。
通过实施风险管控工程,累计治理历史遗留选金尾砂307179立方米,完成约52434平方米的生态修复工作。其中,丰家铺镇包狮金矿历史遗留炼金尾砂风险管控项目,累计安全处置废渣98276吨,生态修复面积达到12000平方米。
这些工程的实施,不仅有效治理了遗留尾砂、管控了污染源风险,还显著减少了重金属污染物向周边农田、地下水和水库的排放。同时,原污染地块的重金属污染隐患得到了有效控制,区域植物资源、自然景观和水分涵养功能得到了部分恢复,当地水土流失随之减少,有效防止了滑坡等自然灾害发生。当地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环境水平大大提高。
综合施策恢复生态
在农村环境整治方面,汉寿县建设了8219套农户分散式四格污水处理系统和50031户三格化粪池改造,有效管控93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0.6%。建成27座垃圾压缩站及配套设施,全县生活垃圾实现100%无害化处理。
通过一系列生态治理措施的实施,汉寿县龙潭村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荒山披上了“绿装”,砂堆变成了“绿洲”,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真正实现了从“生态顽疾”到“绿色净土”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