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和商鞅:谁是秦朝最大功臣?
秦始皇和商鞅:谁是秦朝最大功臣?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帝国,其建立离不开几位关键人物。其中,商鞅和秦始皇无疑是最重要的两位。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富强,为统一奠定基础;秦始皇则完成了实际的统一工作,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那么,这两位历史巨人中,谁对秦朝的贡献更大呢?
战国背景:变法图强的时代潮流
战国时期,中国处于诸侯割据、战乱频仍的状态。各国为了在争霸中生存发展,纷纷推行变法改革。其中,商鞅在秦国的变法最为彻底,影响也最为深远。
商鞅变法:秦国崛起的决定性因素
商鞅变法始于公元前356年,主要内容包括:
经济改革:承认土地私有制,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织,鼓励农业生产;统一度量衡,规范经济秩序。
军事改革:实行军功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以军功作为晋升的唯一标准,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行政改革:推行县制,由中央直接派官员治理,加强了中央集权;编制户籍,实行什伍连坐法,强化了对民众的控制。
社会改革:推行小家庭政策,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焚烧诗书,禁止私学,加强思想控制。
这些改革措施彻底改变了秦国的面貌,使其从一个落后的边陲之国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正如《资治通鉴》所载:“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秦始皇:完成统一的历史使命
秦始皇嬴政即位后,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完成了统一大业:
军事征服: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最终实现了全国统一。
制度建设:统一度量衡、文字,建立了统一的货币制度;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修筑长城,防御外敌。
文化统一: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推行“车同轨,书同文”,促进了文化的统一。
谁是最大功臣?
比较两人的贡献,我们可以看到:
商鞅变法是秦国崛起的基础,没有商鞅的改革,秦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成为最强大的国家。
秦始皇完成了实际的统一工作,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格局奠定了基础。
从历史贡献的角度来看,两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商鞅奠定了秦国强大的基础,而秦始皇则完成了统一大业。如果一定要比较,可以说商鞅是“奠基者”,秦始皇是“完成者”。
结论
商鞅和秦始皇都是秦朝建立的关键人物。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富强,为统一奠定了基础;秦始皇则完成了实际的统一工作,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两人相辅相成,共同塑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正如历史学家钱穆所说:“秦之统一,乃中国历史上自然趋势之发展,非偶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