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遇上春晚:雪域高原的文化盛宴
非遗遇上春晚:雪域高原的文化盛宴
2025年央视春晚首次在西藏拉萨设立分会场,这不仅是历年来海拔最高的春晚分会场,更是一场非遗文化的盛宴。在雪域高原上,这场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演出,不仅展现了西藏独特的文化魅力,也为全国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
西藏非遗文化的瑰宝
西藏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承载着藏族人民的智慧与情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其中,一些代表性项目尤为引人注目:
“膀贡”:这是一种独特的猪肉保存方式。将宰杀后的猪经过处理后,用盐腌制并压制成型,最后存放在小麦、青稞堆里。这种保存方式使得“膀贡”一年四季都可以食用,既可以煮着吃、烤着吃,也可以生食,营养丰富且保存时间长。
僜人手抓饭:在G219察隅段,僜人手抓饭是游客们难以忘怀的美食。这道菜主要由米饭和鸡肉组成,搭配十几种香料和佐料,经过精心烹制而成。食用时,将手抓饭和鸡肉放在新鲜的芭蕉叶上,配上特制辣椒和鸡爪谷酒,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感。
察隅红陶烧制技艺:察隅县察瓦龙乡的红土富含氧化铝及微量元素,是制作陶器的绝佳原料。这里的红陶烧制技艺至今仍沿袭古老原始的制作方式,从选泥、制泥到成型、烧制,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手艺人的智慧与匠心。
察瓦龙赛马节:每年7-8月,察瓦龙乡都会举办盛大的赛马节。这个节日不仅吸引了当地农牧民的参与,还吸引了来自云南大理州、怒江州、迪庆州等地的骑手和马匹。赛马节不仅是速度与激情的较量,更是草原上最盛大的狂欢。
非遗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融合
2025年春晚拉萨分会场的节目设计独具匠心,将非遗文化与现代艺术完美融合,展现了西藏独特的文化魅力。
在布达拉宫前搭建的主舞台上,藏族女高音歌唱家才旦卓玛时隔18年再度登台,用她那富有穿透力的歌声,唱响了对家乡的热爱。节目中,各民族演员共同起舞,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美好景象。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分会场的节目编排中,不仅有传统的歌舞表演,还融入了现代艺术元素。通过XR、AR等技术手段,将虚拟与现实完美结合,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这种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不仅让非遗文化焕发新生,也让现代艺术更具文化底蕴。
春晚分会场设立的意义
春晚拉萨分会场的设立,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演出活动,更是一次展现西藏独特文化魅力的重要机遇。为了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拉萨市人民政府主办了2025年非遗及文创产品展销活动,旨在推动拉萨文创品牌和非遗文化更广泛、深入地传播。
在展销活动现场,市民和游客可以近距离体验藏香制作、雕版拓印等非遗技艺,还可以选购特色冰箱贴、画作等文创产品。这些文创产品不仅保留了西藏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融入了现代审美,成为展现西藏文化魅力的新载体。
此次展销活动不仅为春晚拉萨分会场增添了喜庆氛围,更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推广搭建了平台。通过这样的方式,非遗文化不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2025年春晚拉萨分会场的设立,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演出活动,更是一次展现西藏独特文化魅力的重要机遇。通过非遗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融合,这场晚会不仅让观众领略到了西藏的文化,更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推广搭建了平台。未来的春晚,我们期待看到更多这样的精彩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