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素是致癌物,就藏在厨房中,若你家也有,请尽快处理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黄曲霉素是致癌物,就藏在厨房中,若你家也有,请尽快处理掉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6643335704/18bf942180010146t8
黄曲霉素是一种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菌株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具有极强的致癌性。它主要存在于发霉的谷物、坚果和食用油中,已被明确证实对人体具有致癌性,特别是易引发肝癌。此外,黄曲霉素还可能导致其他类型的癌症,如胃癌、肾癌等。其毒性极强,是砒霜的68倍、氰化钾的10倍,即使微量也可能对人体造成极大伤害。
一、黄曲霉素的致癌性
黄曲霉素是一种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菌株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具有极强的致癌性。它主要存在于发霉的谷物、坚果和食用油中,已被明确证实对人体具有致癌性,特别是易引发肝癌。此外,黄曲霉素还可能导致其他类型的癌症,如胃癌、肾癌等。其毒性极强,是砒霜的68倍、氰化钾的10倍,即使微量也可能对人体造成极大伤害。
二、厨房中黄曲霉素的来源
厨房中黄曲霉素的主要来源包括:
- 发霉的食物 :如花生、玉米、坚果、谷物等,这些食物在储存过程中如果受潮或保存不当,容易发霉并产生黄曲霉素。
- 变质的食用油 :食用油如果长时间存放或反复使用,也容易受到黄曲霉素的污染。特别是炸过食物的油,如果继续使用来炒菜,会加速氧化并产生有害物质,包括黄曲霉素。
三、厨房中黄曲霉素的处理和预防
- 及时处理发霉食物 :一旦发现食物发霉,应立即丢弃,避免食用。特别是谷物、坚果等易发霉的食物,储存时要注意防潮和密封。
- 避免食用油反复使用 :炸过食物的油不要反复使用,最多用2次,且需过滤杂质。如果油色变深、有异味,应立即倒掉。
- 注意厨房卫生 :保持厨房干燥、通风,定期清洁厨房用具和餐具。避免食物残渣和油污长时间堆积,以减少霉菌滋生的机会。
- 使用密封容器储存食物 :使用密封罐或密封袋储存食物,特别是谷物、坚果等易发霉的食物。储存时要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受潮。
- 定期检查食品保质期 :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保质期,并在保质期内食用完。避免囤积过期食品,特别是调味品、干货等易受潮变质的食品。
四、黄曲霉素的清理方法
如果厨房用具或餐具受到黄曲霉素的污染,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清理:
- 高温高压处理 :使用高压锅进行高温高压处理,可以有效去除食物或餐具上的黄曲霉素。
- 小苏打浸泡清洗 :用1%的碳酸氢钠(小苏打)浸泡一段时间,可以去除90%以上的黄曲霉素。
- 紫外线消毒 :使用紫外线消毒柜对厨房用具和餐具进行消毒,可以破坏黄曲霉素的结构并杀灭细菌。
- 84消毒液浸泡 :如果被黄曲霉素污染的餐具或物品较多,可以使用84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但需要注意浸泡时间和浓度,以避免对物品造成腐蚀。
总之,黄曲霉素是一种极强的致癌物,可能隐藏在厨房中并对人们的健康构成威胁。因此,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处理和预防黄曲霉素的污染。通过及时处理发霉食物、避免食用油反复使用、注意厨房卫生、使用密封容器储存食物以及定期检查食品保质期等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厨房中黄曲霉素的风险。同时,如果厨房用具或餐具受到污染,可以采取高温高压处理、小苏打浸泡清洗、紫外线消毒和84消毒液浸泡等方法进行清理。
热门推荐
冬季饮用桑叶茶正当时,这些功效和禁忌需了解
直接坐到胖东来!郑许线3条公交接驳专线来了
桑叶茶降血糖降血脂有科学依据,DNJ成分是关键
上新氢能公交!安凯助力六安氢能应用再提速
武当山一日游完全攻略:精华景点全览
改善早起口苦,从晚餐开始
从单位圆到竞赛题:二倍角公式的几何意义与实战应用
高考数学二倍角公式详解:3个核心公式推导与练习
第三套人民币:见证新中国发展历程的收藏瑰宝
李泰国国旗设计风波:晚清海军舰队解散之因
黄龙旗:见证晚清兴衰的首面中国国旗
甲午战败与黄龙旗:清朝衰败的象征与教训
李鸿章推动慈禧定国旗,黄龙旗1888年正式启用
羽毛球规则详解:21分制、站位规则与裁判职责
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必考知识点大汇总
陈小春《算你狠》:一首歌改变音乐生涯,成华语乐坛经典
瑜伽热潮来袭,女生必备运动指南
轻度运动提升认知能力,科学证实可逆转四年大脑衰老
52小时太极拳提升认知,轻度运动成养生新选择
轻度运动让大脑年轻4岁,每天只需几分钟
《行为医学年鉴》:10分钟散步就能提升学习效率
《了不起的盖茨比》:母题运用的典范与散文创作的启示
中国疾控中心:健康生活是预防流感的关键
我国成功发射10颗低轨导航卫星,2035年将建成下一代北斗系统
捷龙三号成功发射10颗导航卫星,中国低轨导航系统建设提速
肌少症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营养运动双管齐下助预防
等长运动与等张运动:康复健身的科学指南
七种科学训练方法,助力偏瘫患者重获上肢功能
孕期防弓形虫,这些细节要注意!
孕期饮食安全:防弓形虫感染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