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节倒计时!除夕夜的那些传统习俗你了解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节倒计时!除夕夜的那些传统习俗你了解吗?

引用
网易
15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P4GTER05425NV7.html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2%BC%E6%98%A5%E8%81%AF/2876074
3.
https://www.sohu.com/a/825997174_121166525
4.
https://m.sohu.com/a/786131208_121164100/?pvid=000115_3w_a
5.
https://www.sohu.com/a/757301729_121123865
6.
https://bk.taobao.com/k/chuxi_1128/f3a910cd12371645fa34641e017e2539.html
7.
https://bk.taobao.com/k/chuxi_1128/d340cfa1d07f435364764c7404b2104f.html
8.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4%BE%E7%88%86%E7%AB%B9/2876178
9.
https://www.sohu.com/a/852525183_121124030
10.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314910
1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341487
12.
https://mzj.sh.gov.cn/lnb-wsws/20240208/8b33f44927ea440fbb09cdd4f5badf4c.html
1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8%86%E7%AB%B9
1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9%A4%E5%A4%95
15.
http://www.lvzhoumuye.com/gsxw/17690.jhtml

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除夕夜这个充满浓厚家国情怀的节日也即将来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传统活动来迎接新年的到来。比如守岁,家人团聚在一起等待新年的钟声;贴春联,在家门口挂上寓意吉祥如意的对联;还有吃年夜饭,全家人围坐一桌共享丰盛的晚餐。这些传统习俗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凝聚着中华民族对家庭、国家和传统文化的敬仰与传承。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些传统习俗的魅力吧!

01

守岁:辞旧迎新的夜晚

守岁是除夕夜最重要的习俗之一。据《吕氏春秋》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会击鼓驱逐“疫痨之鬼”,这便是除夕的由来。守岁之俗由来已久,两晋的《风土记》中就有详细记载:“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才称为‘守岁’。”

守岁的习俗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种名为“年”的凶猛野兽,每到冬天食物短缺时便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后来人们发现,“年”最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的火堆,以及夜里通宵不睡和敲敲打打的声音。于是,每到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会贴红纸对联、点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并且整夜不眠,以此来驱赶“年兽”。

守岁不仅是对旧岁的惜别,更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待。全家人围坐一起,谈笑风生,共同度过这个特殊的夜晚,象征着家庭和睦、幸福安康。

02

祭祖:传承孝道与家族团结

除夕之夜,祭祖是另一个重要的传统习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祖不仅是对祖先的缅怀与敬仰,更是一种孝道的体现和家族团结的象征。据《梦梁录》记载:“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以祈新岁之安。”

祭祖仪式通常在除夕傍晚进行,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盛的供品,点燃香烛,全家老少依次向祖先牌位行礼。这种仪式不仅是对先人的追思,更是一种家族文化的传承。通过祭祖,人们表达对家族历史的尊重,同时也祈求祖先的庇佑,希望来年家宅平安、子孙兴旺。

03

放鞭炮:驱赶邪恶与迎接喜庆

放鞭炮是除夕夜最具代表性的习俗之一。据《荆楚岁时记》记载:“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这一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对“年兽”的驱赶。传说中,“年兽”害怕巨大的声响,因此人们在除夕之夜燃放鞭炮,以驱赶邪恶和不祥之气。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放鞭炮的习俗也面临着一些挑战。近年来,由于环保和安全的考虑,许多城市开始限制或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尽管如此,这一传统习俗仍然在许多地方得以保留,人们通过各种方式来延续这一传统,如使用电子鞭炮等替代品。

04

贴春联:传递美好祝愿

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也是过年时不可或缺的装饰。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最早的春联起源于宋代的桃符。桃符是一种用桃木制成的长方形木板,上面刻有神荼和郁垒两位神将的画像,用以驱赶邪恶。后来,桃符逐渐演变为在纸上书写吉祥语句的形式,最终发展成为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春联。

春联的内容通常是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对联,既描绘了美好的形象,又抒发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愿望。例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金玉满堂家兴旺,平安如意福临门”等。春联的张贴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05

挂灯笼:照亮新年的希望

在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口挂起红灯笼,院子里也会竖起长竿,高悬天灯。这种习俗源自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姜太公在辅佐周武王攻灭纣王后,被封为众神之首。他需要守护庭院,防止邪魔鬼祟混入。因此,人们在大门前挂上红纱灯,并在院子里竖起长竿悬挂天灯,以示对姜太公的敬仰和祈求平安。

明朝田汝成在《熙朝乐事》中描述了这种习俗:“除夕人家祀先及百神,架松柴齐屋,举火焚之,谓糁盆。烟焰烛天,烂如霞布。”这种灯明火旺的景象,不仅是为了取暖和照明,更象征着对新一年红红火火生活的期待。直到今天,这种习俗仍在许多地方延续,尤其是在农村地区,除夕之夜的灯火通明已成为一种传统。

06

压岁钱:寄托美好祝福

压岁钱是孩子们最期待的除夕习俗之一。据《清嘉录》记载,压岁钱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的“压胜钱”。这种钱并非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而是一种特殊的辟邪品,上面刻有吉祥语句和图案,用以驱赶邪恶和灾难。到了宋代,压岁钱才逐渐演变为真正的货币。明清时期,这种习俗更为盛行,大人会用红绳串起百枚铜钱,送给孩子,寓意长命百岁。

关于压岁钱的起源,有三种主要的传说。一种是“守祟”说,认为压岁钱可以驱赶危害儿童的“祟”;另一种是“压惊”说,源于宋神宗时期枢密副使王韶之子王采的故事;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压岁钱源自唐代宫廷的春日散钱习俗。无论哪种说法,压岁钱都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和期望。

这些传统习俗不仅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承载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在现代社会,虽然一些习俗的形式可能有所变化,但其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依然被人们珍视和传承。除夕夜的传统习俗,不仅是对过去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它们凝聚着中华民族对家庭、国家和传统文化的敬仰与传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