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网信办:企业如何防范WannaCry勒索病毒?
中央网信办:企业如何防范WannaCry勒索病毒?
WannaCry勒索病毒:企业面临的持续威胁
2017年5月,WannaCry勒索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爆发,迅速感染了包括中国在内的近百个国家的计算机系统。这场攻击不仅导致英国医疗系统瘫痪,还严重影响了中国的高校网络,成为网络安全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之一。
病毒变异与传播:威胁持续升级
自首次爆发以来,WannaCry勒索病毒不断演化,衍生出多个变种。根据最新研究,目前主要的变种包括:
- WannaCryFake:采用AES-256算法加密文件,可通过Emsisoft发布的解密工具进行解密。
- Yatron:基于HiddenTear开源代码编写,主要影响德国、中国、俄罗斯联邦等国家。
- FortuneCrypt:可使用卡巴斯基发布的解密工具进行解密。
尽管部分变种已有解密工具可用,但大多数在线生成密钥的版本仍无法解密。这表明,勒索病毒的威胁并未因时间流逝而减弱,反而在持续升级。
企业面临的多重威胁
对于企业而言,勒索病毒的威胁远比想象中更为复杂。攻击者通常会:
- 在加密文件前禁用或卸载防病毒软件
- 禁用安全服务和日志记录以避免检测
- 在发送赎金要求前查找并损坏或删除备份
这些操作往往通过企业环境中已存在的合法程序执行,如2024年5月被滥用的Quick Assist工具,这使得传统的安全防护措施难以奏效。
全面防护策略:构建多层次防御体系
面对日益严峻的勒索病毒威胁,企业需要建立多层次的防御体系。以下是一些关键的防护措施:
部署先进的安全服务:利用Microsoft Defender for Endpoint等工具,通过行为分析和机器学习检测高级威胁。
监控异常行为:使用Defender for Identity识别已泄露的账户,通过Defender for Cloud Apps检测云应用中的异常活动。
定期备份与验证:确保业务关键系统的备份可用,并定期验证备份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
优化安全配置:参考Microsoft安全功能分数的建议,优先处理高风险的安全漏洞。
政策引领:中央网信办的指导与要求
中央网信办在数据安全和出境管理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
- 数据出境安全评估:截至2025年12月,已完成285个安全评估项目,其中超过90%通过评估。
- 个人信息保护:强调在数据出境前必须征得个人信息主体同意,否则将无法通过评估。
- 简化合规流程:更新发布《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申报指南》,优化申报材料,企业从申报到收到评估结果平均时长不到30个工作日。
结语:持续关注,共同应对
WannaCry勒索病毒的威胁仍在持续,且不断演变为更复杂的形态。企业需要时刻保持警惕,持续关注最新的病毒动态和防护技术,同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要求,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只有通过技术与管理的双重保障,才能有效应对勒索病毒带来的挑战,保护企业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