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新能源汽车: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重庆新能源汽车: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2024年,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95.32万辆,同比增长90.5%,大幅领先全国增长率近60个百分点。这一成绩的背后,是重庆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的战略布局和持续发力。
政策引领: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重庆市政府先后出台多项政策,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指明方向。《重庆市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2—2030年)》提出,到2025年初步形成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雏形,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国比重达到10%以上。《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便捷超充行动计划(2024—2025年)》则聚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到2025年底建成超充站2000座以上、超充桩4000个以上。
创新驱动: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重庆车企抓住新能源转型机遇,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弯道超车。长安汽车实施“香格里拉”“北斗天枢”等计划,打造SDA数智平台;赛力斯与华为深度合作,推出超级增程系统。目前,“重庆造”主流新能源汽车单车价值已达23.6万元,较上年提升7.3万元,20万元以上车型占比达48.3%。
产业链协同:构建完整产业生态
重庆已形成包括19家整车企业、1200家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的产业体系,实现对三大系统、12个总成、56种部件的全覆盖。2024年,重庆汽车产业签约项目214个,签约金额1467亿元,本地51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完成转型升级,进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智能网联:抢占未来制高点
重庆正着力推动汽车产业从“链条型”线性发展向“生态型”体系发展升级,全面构建整零协同、软硬结合、场景牵引、数字赋能、自主创新、品牌提升的汽车产业生态。目前,重庆已形成19家整车、1200家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的汽车产业体系,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3大系统、12个总成、56种部件实现全覆盖和集群式发展,核心零部件本地配套能力显著提升。
超充布局:解决用户痛点
为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题,重庆启动便捷超充行动计划,计划到2025年建成超充站2000座以上。同时,重庆还推进数字捷充平台建设,实现“一键找桩”,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走廊”建设,全面覆盖沿途城市城区、大型乡镇、旅游区、服务区,做到建设标准统一、数据互联互通、资源互利共享。
未来展望:打造“汽车之城”
重庆正加速向“汽车之城”迈进。预计到2025年,重庆将初步形成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雏形,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国比重达到10%以上。重庆将以创新链协同、产业链集聚,培育汽车产业新生态,为全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贡献“重庆力量”。
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体现了重庆在制造业领域的实力,更展现了重庆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雄心。随着政策持续加码、技术创新不断突破、产业链日益完善,重庆有望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实现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