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故宫春联:白底墨书里的皇家仪式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故宫春联:白底墨书里的皇家仪式感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52465105_121956424
2.
https://tech.gmw.cn/2024-02/09/content_37142154.htm
3.
https://www.sohu.com/a/831633143_119510
4.
https://www.sohu.com/a/815751159_121631097
5.
https://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4-02/09/content_567039.htm?div=0
6.
https://yangbo.cctv.com/2024/11/18/ARTIsVcoTTXTTOrdQsn2ABoZ241115.shtml
7.
https://i.ifeng.com/c/8fjrlLwYYu9
8.
http://m.cyol.com/gb/articles/2025-01/27/content_pQdypRfYBE.html
9.
http://m.cnwest.com/tianxia/a/2025/01/27/22969223.html

故宫里的春联,与寻常百姓家的红底春联截然不同。在紫禁城高大的朱红宫门上,悬挂的是一副副白底黑字的春联。这种独特的色彩搭配,不仅体现了皇家的尊贵与与众不同,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春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的桃符。桃符是古代挂在大门上的两块桃木板,上面画着神荼和郁垒两位神将,用以驱邪避凶。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皇帝孟昶在桃符上题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此后,春联逐渐替代了桃符,成为春节的重要装饰。

明清时期,春联成为宫廷和民间不可或缺的年俗。据《国朝宫史》记载,清代宫廷在腊月二十六日悬挂春联,次年二月初三取下收库,以备来年再用。这种严谨的礼制,体现了皇家对春联的重视。

清代宫廷春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白底。这与满族的尚白传统密切相关。满族先民生活在长白山一带,白色象征着纯洁和神圣。此外,白色春联与朱红宫门形成鲜明对比,更显华丽。据《养吉斋丛录》记载,宫廷春联采用白绢为底,边缘饰以五彩锦阑,墨书其上,与朱红宫门相映成趣,显得格外鲜丽。

宫廷春联的内容也与民间大不同。民间春联多为祈福纳祥的吉祥语,而宫廷春联则更多体现皇家气派和文治武功。例如,“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乾坤春意盎,文武物华新”等,既展现了皇家的威严,又寄托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

除了春联,宫廷中还有春条和门神等装饰。春条是书写吉祥语的长条形纸,内容更为随意,常用于室内。门神则是画有神将的画像,用以驱邪避凶。这些装饰共同构成了宫廷春节的喜庆氛围。

对比宫廷与民间的春联,最明显的差异在于色彩和材质。宫廷春联用白绢,民间则用红纸。内容上,宫廷春联更注重歌功颂德,民间春联则更贴近生活。这种差异反映了皇家与平民在文化表达上的不同诉求。

故宫春联不仅是春节的装饰,更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智慧。它承载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皇家的威严与气派,也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今天,当我们欣赏这些精美的春联时,仿佛还能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仪式感和文化自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