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丰收节: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中国农民丰收节: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金秋九月,五谷丰登,瓜果飘香。9月22日,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全国各地拉开帷幕。今年的丰收节以“学用‘千万工程’ 礼赞丰收中国”为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展现了农业丰收的喜悦,更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产业兴旺:展销活动助力农产品销售
在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鸡蛋刀削面、信阳毛尖、各类瓜果吸引着众多游客品尝购买。在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上党村,村民们种植的锥栗喜获丰收,种植大户王万明高兴地说:“我种了20亩锥栗,今年预计收入能达到5万元。”
今年的丰收节还启动了金秋消费季活动,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开展助农直播,推出惠农举措。从国产大豆到牛奶乳制品,从牛肉到各类特色农产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了农民增收。
科技支撑:智慧农业提升生产效率
在河南兰考县仪封镇的高标准农田里,红薯长势喜人。种植大户张聚群通过手机就能查看土壤墒情、苗情、虫情等信息。这些数据会传输到县里的智慧农业服务中心,经过大数据分析和专家评估后,为农户提供实用的生产建议。
黑龙江省作为粮食生产的第一大省,今年粮食作物实播面积达2.29亿亩。气象部门通过“十四五”重点研发项目,开展玉米水稻低温冷害监测评估及预警预测,研发春播及移栽预报模型,为农户提供科学的农事安排建议。山东省则全面推进农业生产气象服务工作,与智慧乡村发展服务中心合作,将农业气象数据接入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为粮食丰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人才培育:技能竞赛提升农民素质
在四川广元市昭化区,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行业技能竞赛正在举行。来自全区12个镇的120名技术能手参加了鸡翅静脉采血、猕猴桃枝接、核桃枝接、农产品农残快检等项目的比赛。这样的活动不仅提升了农民的生产技能,也增强了他们的职业荣誉感。
文化传承:民俗活动展现乡村魅力
在各地的丰收节庆祝活动中,威风锣鼓、上党八音会等传统民俗表演精彩纷呈。在河北,丰收市集人头攒动,乡村旅游让游客流连忘返。在江苏,“新农人”代表分享创新创业经验,讲述乡村振兴故事,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
中国农民丰收节不仅是一个庆祝丰收的节日,更成为了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通过产业振兴、科技支撑、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丰收节正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必将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