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非遗版”春节:返乡潮涌,年味更浓
首个“非遗版”春节:返乡潮涌,年味更浓
2025年1月28日,农历腊月二十九,是首个“非遗版”春节的除夕。随着“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文化记忆的传统节日,将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返乡潮涌,春运客流创新高
春运第14天,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到2.52亿人次,其中铁路客运量1340万人次,公路人员流动量2.36亿人次,水路客运量65万人次,民航客运量229万人次。自春运启动以来,客流持续高位运行,铁路部门日均加开旅客列车2000余列,民航旅客运输量较2024年同期增长8.6%。
非遗活动精彩纷呈,文旅融合亮点多
在首个“非遗版”春节,各地纷纷推出特色非遗活动,吸引游客深度体验。福建泉州、广东潮州、四川自贡等非遗资源富集地热度飙升,鱼灯、打铁花、舞草龙等非遗活动备受青睐。
在自贡中华彩灯大世界,第31届国际恐龙灯会正在举行,来自15个省区市的27个国家级灯彩非遗代表性项目同台亮相。在浙江非遗馆,"巳事如意 浙里嘉年"春节文化主题展、传统戏剧展演等九大主题活动轮番上演。在北京城市图书馆,非遗市集邀请十余位传承人现场展示兔儿爷、景泰蓝等传统手工艺。
古城古镇年味浓,非遗体验成新宠
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苏州古城重现传统"年市"盛况,桃花坞唐寅故居景区汇聚200多个非遗代表性项目,让游客一站式体验各地年俗。上海枫泾古镇则推出土布、黑陶等非遗技艺展示,游客可以亲手制作中国结、版画等年节手工艺品,品尝古镇特色美食。
非遗+旅游,开启文旅新篇
非遗体验不仅带动了国内旅游热潮,也吸引了众多外国游客前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美团数据显示,"非遗体验"搜索量同比增长168%,福建、云南、陕西等非遗资源丰富的省份文旅订单量增长迅速。从大理扎染到敦煌壁画,从凤翔木版年画到武夷山茶百戏,非遗体验正成为游客喜迎新春的新选择。
首个"非遗版"春节,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次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通过非遗活动的融入,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亿万中国人在欢度佳节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