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鹿病:现实版丧尸病毒已悄然蔓延
僵尸鹿病:现实版丧尸病毒已悄然蔓延
近日,美国一名72岁老人因感染僵尸鹿病毒而不幸离世,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这并非个案,此前已有两名猎人在食用已知患有CWD的鹿肉后,患上了类似的神经系统疾病并死亡。这些案例凸显了这种神秘疾病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
什么是僵尸鹿病?
僵尸鹿病的正式名称为慢性消耗性疾病(Chronic Wasting Disease,简称CWD),是一种由朊病毒(prion)引起的疾病。朊病毒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当它在生物体内错误折叠时,就会变成具有致病性的病原体。这种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不仅自身具有毒性,还能诱导其他正常蛋白质发生同样的错误折叠,从而在生物体内扩散,引发疾病。
感染CWD的动物通常会经历一段漫长的潜伏期,可能需要一年或更长时间才会出现症状。随后,它们会表现出体重急剧下降、行走困难、精神萎靡等症状。随着病情的恶化,受感染动物的大脑部分区域会退化成海绵状,表现出行为异常,如流涎、眼神呆滞等,因此得名“僵尸鹿”。
僵尸鹿病的传播与危害
CWD的传播途径多样,主要包括:
- 通过摄入被感染动物的粪便污染的饲料或水源
- 直接接触患病动物的尸体
- 通过唾液、血液、尿液等体液传播
- 甚至可能通过接触受污染的土壤或水源而感染
这种疾病主要在鹿类中传播,包括北美黑尾鹿、白尾鹿、落基山麋鹿以及驼鹿等特定种类。这些鹿种在生态环境中数量较多,加上它们群居的生活习性,使得病毒很容易在鹿群中迅速扩散。
目前,CWD的地理分布范围正在不断扩大。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最新数据,该病已经在美国33个州、加拿大的4个省以及其他4个国家(芬兰、挪威、瑞典和韩国)被发现。其中,美国感染CWD的鹿分布最多的三个州分别为堪萨斯州、内布拉斯加州和威斯康星州。
人类感染风险
虽然CWD主要在鹿类中传播,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种疾病可能已经对人类构成威胁。2022年,得克萨斯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了两例疑似人类感染CWD的病例。这两名患者都是猎人,他们在食用了已知患有CWD的鹿肉后,相继患上了散发型克雅氏病(一种与CWD类似的神经系统疾病)并最终死亡。
明尼苏达大学的传染病专家迈克尔·奥斯特霍尔姆博士警告称,由于猪肉和鹿肉通常在食用前都会烹饪,人们可能会误以为这样就能避免感染。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烹饪过程不仅不能消灭朊病毒,反而可能导致错误折叠的蛋白质进一步浓缩,增加感染风险。
更令人担忧的是,CWD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和疫苗。一旦感染,致死率接近100%。专家们呼吁为阻止疾病传播的努力提供更多资金,并警告称,可能会出现该疾病的新毒株,这些新毒株更有可能感染人类。
如何防范?
面对这一潜在威胁,专家建议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 避免食用来源不明的鹿肉,尤其是野生鹿肉
- 在处理鹿肉时,应佩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血液和内脏
- 猎人应避免射杀和处理明显患病的鹿
- 加强对野生动物的监测,及时发现和隔离患病动物
- 加大科研投入,尽快研发出有效的检测方法和疫苗
虽然CWD目前尚未在人体中大规模检出,但其潜在风险不容忽视。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也表示,未来可能会出现人类感染病例。因此,提高公众防范意识,加强监测和研究,对于预防这种致命疾病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