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通济桥:佛山人的春节祈福圣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通济桥:佛山人的春节祈福圣地

引用
澎湃
7
来源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456116
2.
https://www.sohu.com/a/849316984_120557765
3.
https://www.sohu.com/a/759737880_121106875
4.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472539
5.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0683178319640191
6.
http://china-qiao.com/ql12/wfql/wfql060.htm
7.
http://www.news.cn/local/20240225/980bae35484142d59d131edddb685b20/c.html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至十六,广东佛山都会迎来一场盛大的民俗活动——“行通济”。数十万市民扶老携幼,手持风车和生菜,浩浩荡荡地走过通济桥,口中默念“行通济,冇闭翳”,祈求一年平安顺遂。这场持续了400多年的传统活动,不仅承载着佛山人的文化记忆,更展现了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01

一座桥的400年沧桑

通济桥始建于明代,1626年得名“通济”,寓意“必通而后有济也”“以正义通,以亨屯济”。这座桥见证了佛山从明清时期的商贸重镇到现代制造业名城的变迁。

桥的设计别具匠心:上桥有九级台阶,下桥时则有十三级,寓意“九出十三归”,寄托着人们对小本大利、财运亨通的美好愿望。桥身采用福建花岗岩建造,长32米、宽9.9米,雕刻精美,融合风车、蝙蝠、祥云等吉祥元素。

02

“行通济”的文化密码

“行通济”习俗起源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每年正月十五、十六期间,佛山家家户户都会扶老携幼,举着风车、摇着风铃、提着生菜,由北到南走过通济桥,祈求来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活动中,风车、风铃和生菜是必不可少的吉祥物。风车象征着“时来运转”或“一帆风顺”;风铃则预示着走完通济桥后会招来福音;生菜被叫做“胜意菜”,寓意“万事胜意”。人们相信,只要走过通济桥,就能获得一年的好运和平安。

03

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近年来,“行通济”活动不断创新,焕发新的生机。2024年的活动从2月23日至25日连续三天进行,新增了多条路线,吸引大量来自广州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游客。

活动期间,通济桥周边设置了一系列岭南特色文旅活动。在垂虹公园,广东剪纸、南海藤编、石湾陶艺、佛山狮头扎作、木版年画、彩灯、粤剧、龙舟雕刻、双皮奶等非遗文化摊位精彩纷呈。同时,还有书籍、咖啡、动漫等现代元素助阵,吸引年轻人参与。

值得一提的是,“行通济”还融入了现代慈善理念。2023年佛山向上向善影响力年度盛典、2024元宵公益慈善文化人人行活动、绿美佛山1人1天1元捐款活动等,吸引各方游客和市民参与,推动现代公益慈善文化创新发展。

04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行通济”活动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更成为了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了解佛山文化的重要窗口。许多香港、澳门的青年通过参与“行通济”,感受到了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加深了对佛山这座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同时,活动还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了展示平台。在通济市集上,文创、手工、非遗、美食、公益等各类特色摊位星罗棋布,展现了岭南文化的无限可能。许多年轻创业者在这里找到了实现梦想的机会,也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济桥不仅是佛山的一座古桥,更是一座连接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经济的桥梁。它见证了佛山的历史变迁,承载了佛山人的文化记忆,展现了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新时代,“行通济”活动将继续传承创新,为佛山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注入新的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