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京中医药大学专家推荐:中医调理反胃酸全攻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京中医药大学专家推荐:中医调理反胃酸全攻略

引用
百度
10
来源
1.
https://m.baidu.com/bh/m/detail/sv_14596392539409961689
2.
https://m.baidu.com/bh/m/detail/qr_12269515163346555242
3.
https://m.baidu.com/bh/m/detail/vc_16833708094934759765
4.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763302
5.
https://m.familydoctor.com.cn/202403/3045633.html
6.
https://m.baidu.com/bh/m/detail/ar_9153456823849780131
7.
https://www.lifetimes.cn/article/4KyJQGznS3C
8.
https://zyj.beijing.gov.cn/sy/whkp/202407/t20240715_3749820.html
9.
https://www.dongfangyy.com.cn/Html/News/Columns/512/Index.html
10.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477758.html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经开区院区综合内科主任医师张厂指出,反胃酸(胃食管反流)并非简单的胃酸过多问题,而是胃内容物反流导致。中医治疗反胃酸注重辨证施治,通过中药调理、穴位按摩等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01

中医如何认识反胃酸?

在中医理论中,反胃酸被细分为多个病证,主要包括:

  1. 吐酸:表现为胃中酸水上泛,随即吐出。病机为“酸由肝木之甚,吐因胃气之逆”。肝火旺盛克金,导致胃气上逆,可用左金丸、黄芩泻白散等治疗。

  2. 嘈杂:即胃脘部不适,有烧灼感。多因饮食不当、情绪紧张导致胃热郁结,可用蒲公英、连翘清解郁热,配合枳壳、大腹皮等降气和胃。

  3. 胸痹:表现为胸骨后疼痛,可因气滞血瘀引起。初期可用柴胡疏肝散理气,久病刺痛者可用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

  4. 梅核气:咽部异物感,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病机为肝肺胃不和,气郁痰阻,可用半夏厚朴汤合宣痹汤治疗。

02

中医治疗反胃酸的方法

  1. 中药调理

根据中医辨证,反胃酸可分为以下证型:

  • 饮食伤胃:用保和丸消食导滞
  • 肝气犯胃:用柴胡疏肝散疏肝理气
  • 湿热中阻:用清中汤清化湿热
  • 脾胃虚寒:用香砂六君子汤温中散寒
  • 寒热错杂:用左金丸清泄肝火

此外,还可根据症状加减用药,如烧心反酸加煅瓦楞子,口渴加麦冬,腹胀加陈皮等。

  1. 穴位按摩与艾灸

常用穴位包括:

  •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可消炎止痛。
  •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膝眼下3寸,可调理脾胃。
  • 阿是穴:即痛点所在,艾灸可缓解局部不适。
  • 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可调节全身气血。

艾灸这些穴位,每次10-15分钟,可有效缓解反胃酸症状。

03

中医养生建议

  1. 饮食调理: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少食多餐,晚餐不宜过饱。可适量食用白萝卜、花生等缓解反酸。

  2. 生活方式: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劳累。睡觉时可将床头抬高15厘米,左侧卧睡更佳。

  3. 情绪管理: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焦虑紧张,因为情绪波动会加重反酸症状。

需要强调的是,中医治疗反胃酸强调个体化辨证施治,应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如果症状持续或严重,应及时就医,获得专业诊断和治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