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俊工作室发布:凉菜制作安全指南
文俊工作室发布:凉菜制作安全指南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凉菜成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然而,凉菜的制作和储存过程存在诸多食品安全隐患。近日,市市场监管局“文俊工作室”发布凉菜制作安全指南,提醒广大消费者和餐饮单位在制作凉菜时需严格遵守六大安全要点,以避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专间要求:落实“五专”原则
根据《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凉菜的制作必须在专门的凉菜间内进行,并严格执行“五专”要求,即专人、专室、专工具、专消毒、专冷藏。凉菜间应配备独立的空调设施,保持室内温度在25℃以下,同时要定期进行空气消毒,确保环境清洁卫生。
人员卫生:健康管理是关键
操作人员需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每日上岗前要进行晨检,如有发热、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停止工作。在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保持手部清洁,接触即食食品前要彻底洗手并消毒。
原料采购:严把食材安全关
食材的新鲜度是保证凉菜安全的基础。餐饮单位应选择资质齐全的供应商,采购新鲜、无污染的食材。特别是肉类、海鲜等高风险食材,要查验检疫合格证明,确保来源可追溯。对于蔬菜水果,要充分浸泡、洗净,去除农药残留。
加工过程:防止交叉污染
在加工过程中,生熟食品的刀具、砧板、容器要严格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凉菜的制作要现做现吃,尽量缩短加工到食用的时间。需要熟制加工的食材,要确保烧熟煮透,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
调味料使用:密封保存防污染
调味料要密封保存,防止灰尘和微生物污染。使用前要检查保质期,确保新鲜。调味料的添加要适量,避免过量使用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
成品储存:控制温度是关键
凉菜制作完成后,应立即放入冰箱冷藏,存放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食用前要检查感官性状,如有异味、变色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食用。家庭制作的凉菜,如未及时食用,应冷藏保存,并在24小时内食用完毕。
市市场监管局提醒,餐饮单位在制作凉菜时,必须依法取得相应的经营许可,不得超范围经营。同时,要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自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消费者在外出就餐时,应选择证照齐全、环境整洁的餐饮单位,不食用来源不明、感官性状异常的凉菜。如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可拨打12315或12345进行投诉举报。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安全要点,可以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确保消费者能够安全享用美味的凉菜。